石鉴赶紧跪下,道:“谢元帅!”
石鉴升官了,职务是离间侬智高和三十六峒的关系,但是眼前的难题却是渡河。
石鉴道:“若是修筏而渡,定然耗费时间。
后面追兵转瞬即至,怕到时还没渡河,便让他们捉了。”
穆桂英道:“可有现成的渡船,载我们过去?”
石鉴面露难色,摇了摇头。
穆桂英道:“那唯有弃马了。”
只见她从得胜钩上摘下一张大弓,取一直羽箭。
又让石鉴去砍了一根树藤,将树藤绑在羽箭的尾端。
道声:“看箭!”
便使足浑身力气,将弓拉圆。
只听“嗖”
的一声,羽箭如流星般疾射出去,“夺”
的一声,钉在了对面河边的一棵粗壮的树干上,箭头竟贯穿树干,从另一边露出两三寸长的箭身。
她将树藤的另一端系在身后的一棵树上。
最新找回石鉴不由赞道:“好箭法!”
穆桂英弃了长枪,只带了一把短刀,藏在衣下,对石鉴道:“你我可缒绳而渡。”
石鉴似乎有些不放心,用力地拉了拉树藤,却现紧绷如弦。
他和穆桂英一起攀上了树藤,像两只猩猩一般,左手攀到右手,复又将右手攀到左手,一寸一寸地往前挪去。
他们的身下,是湍急的水流,只要一松手,便会坠入水中,被激流冲走。
终于到了对岸,两人脚踏实地,才安心了一些。
石鉴拔出佩刀,一刀砍断了树藤,道:“这下子,黄师宓要追上我们,还得到下游去绕一圈,比我们慢了半天的行程了。
我们可以在恭城好好休息一番了。”
虽然暂时甩开了追兵,但是前途还是十分渺茫。
最主要的是,他们现在身无分文,连坐骑都丢了,接下来的路程很可能都要靠步行。
好在距离恭城已经不远。
穆桂英怕暴露行踪,原本想要绕城而过,避免和守城的僮兵接触,但是现在不得不到城里去找地方歇脚。
等他们达到恭城城下的时候,已是天光大亮。
城里的集市已经开张,街上熙熙攘攘,路边的小贩不停地吆喝叫卖着,一派繁华的景象。
二人已是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和进食,饥冷交困,恨不得现在就冲到路边的客栈里去,大吃大喝一通后倒头睡觉。
但是无奈囊中羞涩,只能瞧着馒头笼里热气腾腾的面食直咽口水。
石鉴道:“此地小人曾来贩过盐,听闻城北有一座禅院,主持法号静池,俗家姓王,当地人都称他作王禅师。
出家人慈悲为怀,我们不妨去他的庙里讨些吃的,想必不会吝啬。”
穆桂英想不出其它好的办法,便点了点头。
恭城并不大,仅有桂州的一半,所以没走多久,两人便到了城北。
在民居中间,果见一座崭新的禅院,山门前悬着一块匾牌,上书“静心寺”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