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95章(第1页)

>

【关于造船,每个方面技术的进步,都会大大的推进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进步。

【还有社会的发展等,军事上的进步,人才的培养等等,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李世民认同点头,确实是如此。

从古至今,都是不断进步的,所以后世才如此发达吗?

可是想到此,李世民又皱了皱眉——

他突然又想起了那艘巨轮。

那艘巨轮!

那样悠远低沉的嗡名声,竟不知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还有那样巨大的船只,远远超过现有船只的大小,如此巨大,难道只靠天幕说的这些就能办到?

不,当然不可能!

最起码那船帆就没有。

所以究竟改变了什么,为什么没有船帆,就能使那么巨大的船只得以航行于海上?

后世……究竟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越是想下去,李世民的心就不禁砰砰跳动起来,他觉得自己仿佛触及到了某种关键核心的存在。

可是却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该如何入手。

到底是什么……又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

无独有偶。

冒出和李世民同样想法的人不少,毕竟当初巨轮那一幕是谁都见到过的。

如今对比天幕给出的,已经是造船技术大大进步的船只,再想起之前的巨轮,竟还是没有任何可比之态。

所以那巨轮,究竟又有何不同?

第47章西学东渐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自然也是见过那艘无与伦比的巨轮,就算说是“庞然大物”

都不为过,着实震撼人心。

他的确有派人出海的打算,也自认为明朝的造船已然先进。

可那天,在看过天幕之上的巨轮后,朱棣就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那艘巨轮……究竟是如何建造出来的?

这和明朝现在所造船只,单是看上去就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可究竟有何不同……他贵为帝王之尊,尽揽天下好物,竟是一点都分辨不出来。

如今听着天幕所说,朱棣又不由得想起那艘巨轮。

想要一探究竟的念头也不禁又再次升了起来。

但……他能有机会得到天幕的解惑吗?

一边想着,天幕还在继续往下说——

【讲完郑和下西洋的必备条件,让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郑和七次下西洋,具体都到过哪些地方,以及都做过什么吧,毕竟不管怎么说,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也是我国古代航海史的巅峰,同时也是我国大航海时代的标志——】

【前前后后,从永乐三年,即1405年开始,到宣德八年,即1433年结束,共计七次航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