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旧衙,朱由校眼帘忽现一挺拔身影,正是门外静候的秦良玉,不禁叹曰:"
真乃巾帼不让须眉,高峻如松。
"
他自身不过六尺有余,而秦良玉则巍然超出一头,估摸八尺之躯,气势非凡。
秦良玉初见龙袍少年步出,怔愣片刻,旁侧小宦轻语点醒:"
此乃圣上。
"
她即刻跪拜,声如洪钟:"
命妇秦良玉,叩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朱由校急步向前,欲扶之起,却感臂力难敌,心中暗赞:"
此女非池中之物,力能扛鼎,且意志如铁。
"
"
将军英勇,请速起身。
"
朱由校言罢,目光扫过秦良玉一身软甲,风尘仆仆而不失英姿飒爽,刚柔并济,尽显军人风骨。
"
朕览昔时战报,万历二十八年,将军随李化龙平叛,大破杨应龙,其英勇令朕心驰神往。
"
他续道,"
古有李平阳、梁红玉,今有大明秦良玉,实乃国家之幸,万民之福。
"
秦良玉,史册留名,唯一以王朝名将之姿,载入将相列传之女杰。
明末朝野,功过是非,争议纷纭,唯秦将军之名,广受崇敬,无一例外。
川蜀之地,秦马两家,忠肝义胆,从未负国,令人敬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