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加好友”
,李豫不解地蹙眉,他斟酌了下词句,谨慎道:“禀太宗,儿臣这里的确也有天幕,是仙人月兮在讲安史之乱,上至王公,下至黔首,仰天即观。
幸得仙人所言乃过去之事,如今战乱已平,百姓观之虽有怨言,却也不愿再生事端。”
“至于好友……儿臣不知如何‘加好友’,可否请太宗示下?”
李世民心中震惊,面上却不动声色:“无碍,那你说说,你是如何与朕取得联系的?”
李豫面露为难,心有余悸:“儿臣本在观看仙人天幕,但一炷香前,茶盏里突然传来声音,问儿臣想不想见太宗。
儿臣本以为有妖孽作祟,想将茶盏一掷了。
但抬手时,儿臣突然心头大痛、无端惊悸,最后只能作罢。”
“儿臣将茶盏放到案上那刻,茶盏突然自动倾倒,濡湿了案上锦布。
锦布上随即出现两行字,上面写着。
儿臣见这字体笔锋与天幕颇为类似,便大胆应了下来,随即就从湿布中看见了诸位祖宗。”
李豫咬字缓慢清晰,神态更是无比诚恳。
光看表象,谁都不敢相信,他竟胆大包天地在自家祖宗面前撒谎。
他的确听到茶盏里传来声音,但那声音问他的并不是“想不想见太宗”
,而是“李豫,你皇位不保,可想知道详情?”
他也的确看到锦布上有字,但那写的是【太宗正与玄肃二宗商议废立之事】【想要保住皇位,你必须获得太宗和天宝众臣的认可】。
李世民老辣无比,这些小手段根本骗不过他。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李豫,意有所指:“你只是想见朕?”
显然,李世民没有忘记李豫最初那句石破天惊的“诸位看我如何”
,但李豫此前表现不错,李世民也不想为难他,调侃一句后便将话题转回了关键处:“你刚才向朕自荐为皇,说说你的理由。”
事关皇位,所有人都望向李豫。
李隆基和李亨更是虎视眈眈,面上慈爱之色尽褪,眼神刻薄地像是在打量仇人。
李豫知道自己的谎言已被太宗识破,但他也没有慌张,面上越发恭敬温顺:
“回禀太宗,祖皇父皇嫌隙已生,无论哪位祖宗在位,儿臣都担心再起兵戈。
文帝之哀、开元之痛,历历在目。”
“若儿臣即位,定会善待祖皇和父皇。
两位祖宗于儿臣恩重如山,儿臣尽心竭力、鞠躬尽瘁,绝不敢有一丝懈怠。”
众人听着,觉得这话倒有几分意思。
文帝之哀,说得是隋朝文帝杨坚之事:太子杨广趁文帝病危、调戏宫人,文帝欲废太子,杨广却假传圣旨、直接领兵攻入文帝寝宫,待他再出来时,文帝已经暴毙身亡。
虽然史书无明确记载杨广弑父,但众人都心照不宣。
而开元之痛,无疑是说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旧事。
在座的各位都是亲眼所见,如今想来都只觉遍体生寒。
李隆基和李亨随即对视一眼,这对撕破脸的父子连个假笑都不愿再演,眼里刀光剑影,恨不得用眼神将对方就地处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