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郎中配药的时候,秦三姑就领着秦子平回来了。
秦璋拿出二两银子,只说是那五两银子里,配完药剩下的,叫秦三姑自己收着花用。
秦三姑本也不想拿,言今也劝,说这是裴家的银子,他们收着不合适。
秦玉兰一琢磨也是,这才肯收下。
回娘家之前,拿这些银子给一家老小都买些东西,也算她没空手回娘家。
……
老郎中配药,上年纪的人了,手脚不灵便,都快半个时辰了,七天的用药还没配好。
言今瞧着秦三姑,露出疲态,掩嘴不停打哈欠。
言今催着秦璋,先出去找落脚的地方。
等到秦璋再回来,老郎中那边的药,也马上配完了。
秦璋:“媳妇,我找了一家脚店,定妥了两间屋子。”
两间屋子加上茶水小食,花了一钱多的银子。
主要又是女眷,又是孩子的,秦璋找的是家不错的店。
要换他自己一个人,四个铜板,十人住的那种大通铺,就够他睡一晚上了。
结果出了医馆,秦三姑反倒不想去歇着:
“寒衣节过了,河水就要开始上冻了。
在我还小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赶着结冰上放河灯祈福。
我没出阁的时候,倒是年年都去放,嫁到裴家后就再没去过了,也不知道县外头的那条河,还有没有人放灯了,咱们去瞧瞧吧。”
知道秦三姑的身体情况,她此刻眼巴巴的样子,谁能忍心拒绝她。
言今亲自扶住她:“那就去走走,郎中也说了,姑母你心里舒坦,这病才好得快。
到时咱们也放几盏河灯,跟着凑凑热闹。”
秦璋爷俩,其实对河灯啊,祈福啊,实在是没兴趣。
但言今挽着秦三姑往前走,秦璋与秦子平,也都跟在后头走,爷俩谁也没说扫兴的话。
那条河,就在县城外头,这几天也没有宵禁。
才出了县城的门,就瞧见三三两两的女眷,还有些年轻儿郎,都聚在河边呢。
不单有放河灯的,还有画画吟诗的,河岸两边的树上挂满了灯笼,映衬着河里一盏盏的灯特别好看。
秦三姑仿佛又回到了在家当姑娘那会,激动道:“这得一晃快二十年了吧,还是同我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河边应该还有卖秋菊花的,还有用菊花瓣做的花茶,花糕,言今一会你可要尝尝,我小时候每年就盼着这口呢。”
言今陪着秦三姑,在前头买。
秦璋就负责,跟在后头给钱。
钱袋子,言今交给他了,人多眼杂她一个女子总是掏钱出来,很容易被人盯上,到时徒添麻烦事。
不如叫秦璋拿着,他人高马大的,真有混迹人群里的小贼,也不会往他身上打主意。
言今把买的花糕,也分给秦璋爷俩一人一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