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是大平原,地形开阔平坦,适合骑兵作战。
而长途跋涉地进军,粮草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王景就想到了要组建一支战车部队。
别看春秋战国时代结束后战车这种兵器就在战场上绝迹,就觉得这是一种被淘汰的落后战术。
实际上依照正常的历史轨迹,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到了明代时,原本被淘汰的战车再次大量出现于战场。
只不过那时候的战车,其作用已经与最初之时截然不同。
明代的战车,除了用于攻城和运输,以及设置障碍、提供侦查的制高点外,在军队野战中,真正的作用是用来为军队布置防御工事和提供火力支援。
当然,这样的战车用来运输粮草和兵员也极为合适,王景心中琢磨的便是建立起一支以战车战术体系为主的特殊部队,并且打算将之命名为龙骧卫。
冀州多平原,正是最适合运用战车战术之地。
心中有了主意,王景当即做出决定:“目前我军已有河东和洛阳两座大营,为了对抗袁绍,我欲在任城,设立一座新的兵营,同时组建一支新的军队。”
戏志才闻言大惊:“主公,如今兖州百废待兴,重建本就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物资,恐怕没有余力另建一座新的大营。”
“钱粮的问题不用担心,到时候我自有办法。”
王景自然知道钱不够花,但是如今正处乱世,现在的一切建设任务都要为军事让道。
戏志才还想再劝,但是见王景态度坚决,也只能无奈放弃:“属下明白了。”
荀攸面色肃穆,开口发问:“主公,不知任城大营建成之后交由谁来负责?”
此前的两座兵营,洛阳大营是王景亲自坐镇,而河东大营则由徐晃主持,徐晃被调动去守虎牢关之后,训练新兵的任务就被暂时交到了王陵手上。
但王陵本身就是河东太守,一地父母官,再让他负责军事训练,等同于让他同时手握军政大权,这太危险了。
一旦叛变,立刻就是割据一方。
王陵的忠诚度自然没有问题,但健康的权力体系,从来都不该依赖于某位官员的节操和品行,因为这些东西往往是最靠不住的。
王景听懂了荀攸这个问题的弦外之音,这是在隐晦地提醒他这个主公,随着北军地盘的扩张,应该开始注意地方的权力的制衡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