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被自己另一个曾孙堡宗的神奇操作给气到,如果不是人还在老爹面前,恐怕已经痛骂出声。
而朱元璋没管儿子的小心思。
虽然同样被堡宗给气得牙痒痒,但是到底他还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从来没想过把帝位交给四儿子的他,尚且还能用一种局外人的态度去看这不知真假的未来发展。
然后看着看着,他却隐隐感觉到了这玄孙身上有一种熟悉,且亲切的气质。
在听到天幕那句“集果断刚毅和宽厚仁爱于一体”
之后,才恍然将对方的身影和已然离世的太子
模糊地重合上身影。
朱祁钰像朱标吗?
客观来讲,当然是不像的。
毕竟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早就疏远了,朱祁钰连亲爹朱瞻基都不是很像,怎么会长得像伯曾祖父。
就连气质,比起文武双全的朱标,他也少了几分太子殿下多年来为弟弟们遮风避雨养出的外向舒朗,和自小在精心关怀中长成的自信。
但是啊,朱元璋看见的是那种本质,那种隔着时代和血缘,却巧合地出现了相像的施政风格。
——集果断刚毅和宽厚仁爱于一体,难道朱标不也正是这样吗?难道他选定继承人的时候,所考虑所欣慰的,不就是这一点吗!
可是朱标就这样先他一步的走了啊……想到这里,他眼前又隐隐都带上了闪烁的水光。
【在左顺门事件之后,王振一党遭到了政治清算,而围绕在孙太后和皇太子身边的政治力量此刻已然大大衰落,朱祁钰已经逐渐能够把持住朝政。
所以,在二十三日之后,朱祁钰对待瓦剌的态度终于可以变得更为强硬,从而大力打击也先利用堡宗诱占边城,索要金银的不利于国家社稷的行径。
二十六日,他将边将送来的堡宗所写的黄纸文书斥为伪作,命令边将以后复有文书,不论真伪,一律拒绝,不要堕入也先的奸计。
否认了堡
宗作为皇帝的敕令的有效性。
二十八日,广宁伯刘安上奏,承认自己出城与堡宗相见。
代堡宗表达了也先愿意把妹妹嫁给他联姻,送他回归京城“仍复正位”
的意愿,顺带还向孙太后要了不少的金银财宝。
这封奏折最后肯定都没落到孙太后的手上,就被主政的朱祁钰直接一封敕令骂了回去,内容相当的精彩且颠覆固有认识,真实展现了一些景帝特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