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个必死的局面中,刘备还能绝地逢生救出他的父亲。
试想一下手底下有那么多的兄弟,那么多的家庭在背后撑着呢。
你为了救你爸,
来来来,你投降一下试试。
看身边兄弟愿意不?
在那一刻,刘邦看的非常清楚,他不是不想救。
他想救,但是他救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只能在绝地中赌一把,他在赌项羽的人孤傲。
他深知项羽此人极为看重自己的声誉和名望,于是便决定豪赌一把。
为了将项羽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狠狠地贬低自己。
唯有如此,才能让项羽的内心感到平衡与满足。
为此,他不惜自我抹黑,故意让全天下的人都认定他就是个卑鄙无耻、毫无底线的小人。
两军对峙之时,其实项羽从未真正指望刘邦会乖乖投降。
既然刘邦已经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他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杀掉刘邦之父这件事也变得没什么意义。
刘邦心里在滴着血,但为了救自己的父亲还得再补一刀。
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
你要是想煮咱俩的父亲的话,那你也给我分一杯羹。
这一下子把项羽都说懵逼了,人原来还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可对刘邦来说,他已经不在乎自己的声名狼了
这是唯一可以救自己父亲的机会。
他必须抓住。
于是他当了全世界最不孝的人,他将被钉在耻辱柱上。
万幸。
他赌赢了。
他的父亲就这么活下来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救出自己的父亲。
但刘邦做到了,他只不过损害了一下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儿。
他觉得值了。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刘邦另一段饱受争议、为人所诟病的轶事。
据说当年刘邦在逃亡途中,为了减轻马车的负重以便能够更快地逃脱追兵,竟然不停地将自己的亲生子女从车上踹下。
这件事听起来简直匪夷所思,如果稍微动点脑筋思考一下,都会感觉其中充满了疑点和不合理之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情节实在是太离谱了,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必定有诸多不实与夸大的成分。
那么为何会如此断言呢?其实原因不难理解。
先存在一种可能性,那便是刘邦深知带着孩子们一起逃命反而会让他们陷入更为凶险的境地。
毕竟当时追兵在后穷追不舍,而他自身尚且难保。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刘邦或许认为将孩子踹下车去,虽然看似残忍,但至少能给他们一线生机,让他们有机会藏匿起来或者自行逃生。
然而,相较于上述推测,第二种可能性则显得更为合理且真实。
极有可能是由于马车在疾驰过程中一路颠簸不停,导致年幼的孩子无法坐稳从而不慎跌落车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