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26章 二他妈妈给我烙俩糖饼(第2页)

以前父母说什么是什么,又孝顺又懂事儿,你看看这老爹病着,她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邪火儿。”

宋喜乐笑眯眯地说:“李伯伯,那你说说,你都做什么了啊,都让我们支持你顺着你?”

李保利说:“说嘛说,我这几天没告诉你们,楼上的孙阿姨知道一个老中医,带我去按摩几次,你们看我这不又复活了?之前我就跟你们提过,你们总说是骗人的,不如在家养着,越乱动越厉害。

我要是早告诉你们,我现在还残疾着呢!”

李晨萱忍不了:“按摩去还用换上跳舞的衣服?都快成残疾人了还这么骚包儿,我现在就给我妈打电话,说你穿成这样跟年轻十岁都女邻居按摩去。”

李保全眼睛蹬得老大,不但不害怕,还振振有词:“我怎么就不能穿好看点儿去按摩?我要是真瘫了,这衣服就再也没机会穿了?能多穿一次是一次,怎么了?你是不是盼着我真的瘫了啊,否则亲爹现在生龙活虎地站在你面前,亲闺女怎么可能一点也不高兴呢?”

李晨萱被亲爹给问住了。

宋喜乐却不信这个邪,先把食盒放在桌上:“我嫂子说得没错,你是根本不想我们来,否则亲闺女来送饭,也不问问送得嘛,可见是多嫌弃!”

李保全还真饿了,问道:“今天亲家母给做得什么好吃得啊?”

宋喜乐模仿相声名段《钓鱼》中一句,二他妈妈,给我烙俩糖饼。

李保全一听糖饼,眼睛都亮了。

天津传统油盐大饼在中国面食中独树一帜,备受家家户户的喜爱。

衍生出的津味糖饼,可是天津人打小就吃的美食,是走遍五湖四海也可能被取代的味道。

糖饼的传名要归功于相声老段子《钓鱼》,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郭荣启便将此整理创作为相声,不久,马三立、张庆森合作又改编成对口相声。

相声中的夫妇有儿小名叫二子,按天津民俗也就有了“二他爸”

“二他妈”

的称呼。

其中一句话传遍了整个天津卫大街小巷,更成为人们玩笑调侃的口头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津糖饼不同于其他城市意义上的“糖饼”

其他地方的糖饼有的酥甜掉皮,有点糖浆浓郁,怎么吃都不习惯,禁不起回味。

要说这甜口的烙饼,天津就只爱自己烙出来的。

天津人烙饼是拿手好戏,烙糖饼更是“小菜一碟”

,家家都会。

老宋家的糖饼是地道的天津做法,先用油、面粉、白糖炒出稀软油酥,然后把油酥均匀摊在面坯上。

也可加芝麻酱,做成麻酱白糖饼。

这种面未经酵的糖饼,饼心十层八层,薄如蝉翼,层层绵软微甜,最吸引人的是散着浓浓的麻酱香气。

宋喜乐调侃:“今天这糖饼真应景啊,可以当甜甜圈吃!”

说着,她又从食盒里拿出其它菜肴和小米枸杞粥,全都放在桌上,拉着嫂子就走了。

李晨萱再去探望夏春华时,婉转地说出了自己想回北京的想法。

她在婆家教育孩子效果并不好,还得跟丈夫两地分居,万一婚姻出现什么问题,这不是得不偿失吗?夏春华被气得血压高,闺女这都四十的人了,离开男的活不了似的。

怎么这么没出息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