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陛下赫然震怒,欲为中兴之令主。
宜严敕阁部诸臣,简阅尔之车徒。
某为旧额,某系新增。
水战之兵几何,陆战之卒几何。
备足尔之刍糗,几何为本,几何为折,主军费用几何,客军费用几何。
遴选尔之将帅,某堪竖蠢,某堪分闻。
详审尔之形势,某建重镇,某治游缴,某地设伏,某地出奇。
修缮尔之戈矛,整缮尔之城堑,进一寸则得一寸之地,进一尺则得一尺之功。
扼险据要,大势便可掌控。
天下广大,岂可谓无人,臣未见如张、韩、刘、岳那般之豪杰,不应运而生也!
若失今不治,转瞬至秋高马肥之时,虏必控弦南指,饮马长、淮,而贼又驰突荆、襄,顺流东下,届时瓦解之势已成,追悔莫及!
臣肝心推装,语不择音,望陛下留神采纳焉”
“列位臣工,章大人一片拳拳爱国之心,朕心甚慰啊,”
待得章正宸奏完,崇祯点了点头,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所陈奏疏之言,与朕这几日所思所想颇有契合之处,然朕不知诸位爱卿是如何思量的?”
“陛下,北进之事此前亦曾计议,”
史可法趋前一步说道,“大多数朝臣皆以为在当下情形,应行借虏平寇之策,派出使团结好清廷,令其与我朝联合出兵消灭闯贼!”
“臣等附议!”
姜曰广见史可法话,赶忙出班应和道。
“哦?借虏平寇!”
崇祯心中暗自恼怒,然面容之上却未显露分毫。
借虏平寇之事,朕自是知晓。
北使团虽因朕之上位而被阻,然于此事上,史可法与马士英态度一致,皆为此项政策之支持者。
“陛下,臣近日有一友人南来,向臣述说了他南下途中之所见闻。”
而就在此时,吏科给事中马嘉植出班奏道。
“其于经过德州地界时,一路上见乡勇们团结,皆以消灭贼寇、扶持明朝为旗帜,沿途皆是如此情形。
抵达济南时,数千回兵自行相互聚集,队伍整齐严肃,器械精良。
疏浚河道并设置关卡,凡船只必经盘查方可通过。
将疏浚河道所挖之土堆积于两岸,两岸之间仅能容人步行,马匹难以通过。
而沿河民家皆堵塞门窗,仅留一小孔以供出入,防守极为严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