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不去了。”
旺财媳妇也知道,自家跟春柱家始终没法比。
别看他们如今已经不是余家的长工,可他们家人心里还是把余根生和麦芽儿当主子待。
“春柱他们那边怕是也走不开,前些日子还听说他们那铺子生意红火。
春柱媳妇还说要给狗蛋攒娶媳妇的银子呢。”
麦芽儿听了就笑,“他们家狗蛋要娶几个媳妇啊?”
几年前春柱媳妇就张罗给狗蛋攒钱,那银钱怕是早就攒够够的了。
他们第二个孩子又是个闺女,也不急着嫁人,再有去年生的一个小子,那更是不着急了。
“嫂子还不知道她吗,就是这样的命,哎,也是那些年太苦了。”
麦芽儿是知道他们一开始都是过得啥样日子,他们家不也是从那时候一点一点过来的。
两人转而又说起这几年孩子读书的事儿,小子如今也十岁了,旺财媳妇笑道:“跟着学馆的先生读书,先生夸他聪明呢。
我就跟相公说,这还是当初嫂子给启蒙打下了根基。”
当年麦芽儿可是没少在这些孩子身上下功夫。
“都是过去的事儿了,他们能好,我也高兴。”
两人有说有笑的,这时间过得也快,一晃就到了中午。
两家人摆了二桌,余根生两口子和旺财两口子一桌,另外几个孩子一桌。
桌上的菜肴都是满口香的各色招牌菜。
大家这都许久不见了,这一顿饭又是宾主尽欢。
日子过得飞快,如今余根生家里已经有了上千亩良田,家里光下人就三十几个,更别提长工短工的更是雇了上百人。
如今的余根生家,这周围百八十里的乡亲提起来没有不知道的。
一来是因为他们家两年生了六个孩子这事儿的确过于震撼。
二来也是因为他们如今可是这青山县城数的上数的大地主。
而且他们家不虐待租赁土地的庄户人家,谁家租赁他们家土地,那银钱都比旁人少要两成。
名声就更是好。
遇到灾年或者欠收,还主动借粮食给庄户人家,这在十里八乡可是少有的事儿。
如今提到他们两口子,谁不是竖起一根大拇指。
忙忙活活十几天把地都种了,留下韩大在家里照看这些地。
两口子商量着,是时候启程出去走走了。
晚上余根生搂着麦芽儿躺在炕上,心里一阵满足感。
“媳妇,你说咱们家现在这些银子,下辈子都花不完,有时候想想我都觉得这日子跟做梦似的。”
一想到八年前他们吃个细粮都得算计算计,余根生真有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
“傻样,银子多了你还愁啊。”
麦芽儿哼了一声,也就余根生这家伙才这样觉得。
如今满口香生意越来越好,当初他们那二成的分成每年也有两年多两银子。
家具那边生意更是好,如今都在京都开了分店,家里的下人挑了十几个孩子做工,每年家具这一块都不止上万两的银子。
三年前开始他们还接了太子府家具的打造活计,如今他们的家具经常都需要上门预订才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