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比之前看着漂亮了许多,那眉眼都长开了一些,长的跟麦冬很像。
“嫂子,这大冷天的,你和孩子咋过来了呢。”
麦芽儿把吴氏拉到炕上坐了,海棠又端来家里做的点心和山楂汤上来。
吴氏还是第一次到麦芽儿家来,一看他们家这宽敞的大房子就羡慕的道:“妹子你也算熬出头了,谁这几辈子都住不上的大房子,妹子你这算是有福气啊。”
麦芽儿对吴氏早就没了当初的看不顺眼。
只要她和麦冬过得好,她也没啥看不惯的。
闻言就是笑笑。
麦冬他们这次来顺便带来了年节礼,两口子给麦芽儿家的是一大块牛肉,看着能有五斤左右。
说是特意求人从外面买回来的。
牛这个时代还属于耕地的主力,一般很少杀,牛肉更是不好买。
别看这五斤牛肉,十斤猪肉那都换不来。
另外还有两身衣裳,是给麦芽儿和余根生两口子的,都是崭新的。
针线平整,是吴氏的手艺。
还有就是两坛子酒,还有两包点心。
东西不少,咋地也得半两银子,这还不算那些浪费的功夫。
麦芽儿知道这是上次自己给孩子的礼物够足,吴氏也算是个有心的人。
那边张氏也带来的东西,两块布料,都是年轻人的,还有就是山上采的蘑菇啥的也有一大包。
麦芽儿情知这是那边里正儿子给采的,笑嘻嘻的收下了,还调侃了一句。
“婶子这么大岁数还亲自上山采蘑菇啊。”
把个张氏闹的哭笑不得。
吴氏也不像是当初对麦芽儿那样刻薄,姑嫂两人有说有笑的,竟然也谈的挺开心的。
快中午的时候,大家伙终于收拾完了一头猪,就张罗着开始炖杀猪菜吃。
麦芽儿让人切了几块二斤左右的猪肉,都是挑的腰条,这地方的肥肉多,最得庄户人家喜欢。
不像现代那些人喜欢吃猪瘦肉,这的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猪肉,自然都喜欢有油水的肥肉。
眼瞅着午饭就要做好了,今天的饭是大米白饭和高粱米两参的,那高粱米放的还少,里面又加了小米和红豆,那饭锅一掀开离老远就闻到了米香。
余根生去把里正两口子都请了来。
今天余家摆了四桌,后院女眷们一桌,前厅余根生、麦冬、春柱和里正、王麻子他们这些人一桌,家里下人们单开了一桌,另外那几个十岁以下的孩子也单独开了一桌。
一顿饭大家伙都吃的高兴,肉更是管够了吃。
大人们吃的高兴,小孩子们更是乐呵呵的,狗蛋的小肚子都吃圆了,还特意跑到后院给麦芽儿显摆。
“大娘,我的肚子也大了。”
把大家伙给逗的不行。
庄户人家一般到了冬天农闲的时候都吃两顿饭,不过麦芽儿家还坚持吃着三顿饭。
吃过了午饭,唐包子两口子要告辞回去,麦芽儿就把事先准备好的肉给他们拿了一块,有二斤重。
王麻子、里正,余根生也都给拿了一块肉,都是二斤左右的。
等到张氏和麦冬他们离开的时候也是一样,不过麦芽儿给麦冬家的多拿了一个猪肘子,给张氏的多拿了一块猪肉。
“这是干啥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