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楚白氏冲进容氏的屋儿,抓着简如送的东西一通大嚼,容氏围着她团团乱转却不敢上前的样子,司嬷嬷不由的一挑大拇指。
“小姐,您这手儿真厉害啊!”
司嬷嬷佩服万分,小姐是晚辈,就算在家中占了在大的上风,对外还得遵守孝礼,这也是容氏敢闹的原因,毕竟儿子中了举,亲娘想跟着去享福,这无可厚非。
这不像上次,是关起门来自家吵闹,容氏早把想去京城的事扬的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若是强硬着就不接,对小姐和姑爷的名声也不好。
司嬷嬷知道,小姐手里握着容氏的把柄,她私下也跟汪嬷嬷谈论过,觉得最有可能的就是容氏早年传出来的花边新闻,可是这种事,好说不好听,真撕破脸传出去,容氏当然会臭不可闻,可姑爷和小姐,也难免沾上一身的臭狗屎。
她私下给小姐提过建议,不如就让容氏搬到京里去得了,弄到身边也好收拾,可小姐却说,此事她自有主意,不用担心。
小姐都说不用她担心了,司嬷嬷也不好在追着问,只暗自里纳闷,直到见到楚白氏,她才算明白了。
容氏敢这么闹,不就是因为她是‘长辈’吗?现在,简如找来了楚白氏,这个辈分更高,更加名正言顺的楚家长辈,那么,她们所有人,就都可以借着这个长辈的手,来管教容氏了。
端谁的碗,受谁的管,小姐既然敢找楚白氏,司嬷嬷相信,她绝对是有压制楚白氏的手段。
“往日也不知道舅祖母受了这样的苦,这全是我们做小辈的不是,今次,相公有幸中举,算是立了业,万不能在让舅祖母流落在外了!”
面对上门来恭贺的邻居和村老,简如落落大方的如此说明:“本来,我们准备把舅祖母和婆婆小姑都接到京城去住,无奈舅祖母不愿离乡,相公那边又离不得人,就只能留下婆婆和小姑照顾舅祖母了,不过好在我留下了嬷嬷下人照应,到也不用烦劳婆婆亲自动手。”
“楚家郎孝顺!”
“楚白氏这回可享福了!”
“寻哥儿媳妇是大方的!”
村人们议论纷纷,不过,大多数人说的都是好话,毕竟,大伙都知道,简如搬去京城的时候,可是留下了三个下人照顾容氏她们,村里的地主婆都没这么多人伺候,更别说容氏一个休妇了,所以,对于楚寻和简如独自搬去京城这件事,村人们没有任何闲话。
人家已经留银子留人了,每月也大包小裹的往家里送东西,这都是众人亲眼所见,人家是正经的奔着前程去了,又不是不管老人了。
至于接回楚白氏,若是旁人去做,可能会有骂傻叉什么的,一个八百里远的穷婆子有什么可养的?但要是举人老爷接的,村人们却觉得可以理解,人家是举人老爷嘛,觉悟当然高了。
用了一天的时间,抡着楚白氏这杆大枪,简如彻底打趴了容氏,看着楚白氏用尖细的指甲往容氏脸上戳的时候,她觉得特别痛快。
在楚白氏,容氏和楚凝的三方乱骂声中,简如走出大门,坐在马车,一路哼着曲回到了京城。
夜半时分,楚寻怀抱着早已经睡熟的简如,回想着她刚才说的家中之事,不得不佩服的承认:就怎么对付他老娘这一点,如儿跟他的差距,绝对是当朝状元和落榜秀才的距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