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52章(第2页)

一个活人被另一个人“蚕食进去”

?想象不出来。

这显然属于措词不当的问题。

尽管“的”

、“地”

、“得”

这三个助词的用法确实让不少人头痛,但目前语法规范似乎并没有否定这三个词的用法和功能,而是要求人们必须正确地区别、使用。

但莫言却总是用错,虽然用不好三个助词并不影响一个人当作家,但错误还是有必要指出来的。

“俺不由(地)(得)打了一个寒颤,上下牙齿打起了得得。”

(P400)

“这时,一直咬住牙关不出声的钱苍狼,发出了一声绝望(地)(的)嚎叫。”

(P242)

“赵甲眼窝子热辣辣(地)(的),眼泪儿差点儿流出眼眶……”

(P226)

“他听到身后的军官们发出紧张(地)(的)喘息……”

(P234)

“刽子手赵甲的心中稍稍(地)(可删)得到了一些安慰。”

(P261)

“在天真无邪(地)(的)追逐中……”

(P273)

“只有科场上拼出来的,才是堂堂正正(地)(的)出身……”

(P273)

三是拙劣的比喻。

比喻是文学语言的灵魂,是检验作家语言功力的一个尺度,是最常见也是最具表现力的一种修辞手法。

绝妙的比喻,与天才的想象力和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一个好的比喻,是一粒落地生根的种子,会在读者心灵上绽放出永不凋谢的语言之花。

比喻修辞的首要条件是贴切,其次是形象,第三是新奇。

它要求出人意外,但不允许违情背理。

总之,比喻要有一种令人惊喜的强烈美感和生动性。

按照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檀香刑》里的比喻,大都不很成功,喻体形象单一,想象力贫乏,不合情理,缺乏美感。

例如:

“他抬头看看徒弟,这小子面色如土,嘴(咧成一个巨大的碟子)。”

(P243)

“在他把脑袋歪过来的时候,俺看到他的脸胀大了,胀(成了一个金黄的铜盆)。”

(P463)

“每门炮的后边站着四个笔直的德国兵,(宛如四根没有生命的木棍子)。”

(P338)

在这三个比喻中,喻体和本体之间虽有关联性,但是并不贴切,缺乏创造性的联想带来的“陌生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