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丹想着大姑娘正陪着方姨娘说话,一时倒也不急,索性便站在一旁等了会。
“听说太太给方姨娘和大姑娘好生赏赐呢,姑娘是在姨娘身边伺候的,自然比咱们这些在厨房里头得的消息多,也不知太太今年这赏钱如何发呢,”
那做糕点的婆子拉着巧丹便是闲聊。
这到了年关,任谁都想过了好年。
在府里辛苦了一年,自然想得了银钱好过年。
一听这婆子提起这话头,其他人都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不过多是关心今年发年利的事情。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更别提苏州位处江南富庶之地。
谢树元为官也算清正廉洁,可是这两年的苏州知府当下来,家底比刚来时,着实是攒了不少。
“我听我娘说,太太的意思是今年的赏钱不用铜钱呢,”
还没等巧丹说话,有个穿着绿色小袄的丫鬟就抢先说道。
她这话一说出口,倒是让其他人都吃了一惊,只听那做糕点的婆子抢先问道:“不用铜钱?难不成都发银子,我的乖乖,咱们太太可真是阔气。
不愧是京里头侯府的小姐,果真待咱们下人宽厚。”
“谁说不是啊,太太说了大家辛苦了一年,怎么都得岁钱好过年,”
那丫鬟得意洋洋地说道,说话间还抬眼睨了眼巧丹和桃花,继续道:“我娘还说了,等过了年太太屋里有几个姐姐是要放出去的。
到时候我娘就求了管事妈妈,让我到太太院子里头伺候。”
“哎哟,小春啊,你这是要升发啊,”
做糕点的婆子素来爱大惊小怪,听了这话立即问道:“我看太太房里的几个一等丫鬟,那通身的气派就是比外头那些小姐都不差。”
桃花和巧丹都是在姨娘身边伺候的,比起这些在厨房里当差的,自然觉得高人一等。
如今听这么个小丫鬟的话,不由都冷笑了一声,不过两人对视了一眼后又将头别了过去。
没过多久,巧丹等的芙蓉糕出了炉,她端了一碟放在食盒里头,又递了赏钱给婆子,就提着走了。
倒是桃花还在等金丝枣泥糕,不过这耳朵却是竖起来听着这边的动静。
巧丹回去的时候,方姨娘见她这么久才回来,便问道:“今个怎么这么慢,莫不是厨房里头不方便?”
巧丹笑了下说道:“这冰糖燕窝倒是一早做好在炉子上煨着呢,只是厨房里的妈妈说正在做芙蓉糕,奴婢想着姨娘素来爱吃这个东西,便等了一会。”
她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食盒,将里头的冰糖燕窝和芙蓉糕一并都端了过来。
大姑娘捧着个绣框坐在坑边上,她如今不过五岁,却已经开始学习女红。
方姨娘在谢树元房里伺候的时候,女红手艺甚是出众,谢树元贴身的小衣都是她做的。
所以方姨娘一早便让大姑娘学着刺绣,如今倒也有些模样。
“姑娘,先歇会吧,这燕窝得趁热才好喝,”
巧慧端了燕窝,就要伺候大姑娘用。
谢明芳抬头看了眼方姨娘,问道:“姨娘,我如今也不咳嗽了,早就不用吃这东西了。”
方姨娘听了她的话,赶紧过来哄道:“我的大姑娘,这冰糖燕窝可是好东西,最是滋补。
你身子一向都弱,大夫也说了要好生将养着。
况且这是太太特特赏给姑娘的,旁人就算是想吃也没有的。”
谢明芳凑了下眉头,过了半晌才说道:“先前二妹妹就因为太太赏燕窝的事情,同我闹别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