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方表达出对她的喜欢,她会直接谢绝人家;如果对方不断的骚扰,她也只能借助系统的自动回复,为此还错过了外联部开会的消息。
最近何旭也加了她的好友,准确的来说是加了两次——因为第一次申请添加好友的时候,李盼儿没有及时关注qq消息,导致申请失效了,这还是她在确认添加以后才知道的。
何旭是校学生会宣传部的部长,说是后期会拍摄一些他们准备的素材发布在官方微博上,添加好友是方便后面联系。
李盼儿开始也是信以为真,没有想到彩排的消息都是艺术部那边通知的,她也不介意这些细节。
直到后来何旭总是借着迎新晚会的名义跟她聊天,这让她有些困扰。
不搭理对方吧,感觉不太尊重,搭理吧对方又说个没完。
她干脆像以往那样,忙的时候不看qq,闲下来的时候根据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回复,不重要的就靠自动回复解决,大不了最后找个理由解释一下。
在她看来,聊天工具存在的价值有两个,一个是培养亲人和朋友的感情,二是高效率解决问题。
她和这些人暂时还不算朋友,也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起说些废话实在消耗精力。
想要从同学变成朋友也不是不可能,但还是从线下熟悉后再转为线上交流更容易让人接受些。
最近迎新晚会彩排的时候,何旭每次都会来。
当然,他不仅帮她拍照,也帮其他主持人和节目组拍。
看着何旭忙前忙后,李盼儿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但是,彩排结束的时候,他又会主动上前找她说话,让她确认他对她跟其他人不一样。
但是人家也没说喜欢自己,自己也不好说什么拒绝的话,只能礼貌地保持着友好的距离。
不过何旭拍的照片确实不错,李盼儿也顺手转发了校学生会公布迎新晚会主持人的官方微博。
前段时间她还转发了学校关于军训表彰方面的微博,并补充了一些感恩的话语。
她微博的粉丝也跟着涨了许多,都快上万了。
虽然她还不知道该给自己立一个什么样的人设,但获得了荣誉实话实说总没有错。
除了何旭,李盼儿还见到了一个老熟人——杨博涵,她们院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
“博涵学长,你怎么来了?”
李盼儿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杨博涵身后跟着孙沁雅——孙沁雅原来是陈秀芝的同学,去年一起排练过民族舞,今年也来一起参加迎新晚会。
因为陈秀芝的关系,李盼儿见过她几次,关系也比旁人要熟悉些。
“来陪我女朋友彩排啊!”
“这是你女朋友?沁雅,你都没说你男朋友是我们院学生会的。”
“我以为你们不认识,毕竟不是一个专业的。”
“哦哦,这事怪我,忘了和你说我加入院学生会的事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