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凑过来,笑问道:“爷,这字条上写的什么?”
“你要看?”
江流呆了一下,拍拍嘴巴,“不看,不看。
爷,这天色已晚,我就回去等老爷唤了,有事您差人传召小的,一准到。”
宝玉点点头,笑送他离开。
等人走了,拍拍马车上黄梨花木的箱子,把纸条扯吧碎了,随手撒在了马车上。
纸条上只有一句话:你和贾雨村,都是…….混蛋!
是的,没错。
堂堂三甲举人给他留了张纸条,上面就是一句骂人的话。
宝玉偏头想了片刻,噗嗤乐了。
看来不只自己想用些‘不妥当’的手段,那贾雨村,显然也对钱三甲动过不怎么让人舒坦的小心思。
这小心思,无外乎杀人嫁祸。
嗯,应该是这样,跟他想的一样。
他要是暗杀了钱谋学,不嫁祸给贾雨村,那就是他白痴了…….
…
…
一首《竹石》,踩了八位举人的脑袋,让宝玉在中都城可算家喻户晓。
有人学习、使用《竹石》、《咏麻雀》等篇章,让宝玉的的第七十六把文火越发雄壮,很有一飞冲天,点燃下一把文火的苗头。
而且东城的青山老竹,已然成了文人风骨的标榜。
很多学塾夫人带着孩童,前去教导启蒙。
宝玉让人把路清开些,任人去学,这让他的文名更盛,往小里说,也带动了门脸的生意。
牙刷、牙膏不比火炕,一般人偷学不去,让他的兜里宽敞许多,甚至那碎花软黄玉四方砚,也能笑着想想了。
“爷,钱三甲又送赔礼来了。”
突然晴雯进来,眼睛笑变了形,扯宝玉去看,“这次不是给黛玉姑娘的赔礼,是给您的,还有个帖子。”
“先拿帖子来看。”
晴雯从三辆马车上翻查了好久,终于想起帖子扔门口了,拿来给他。
宝玉打开看了,见是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全文的帖子,撇撇嘴,随手丢掉。
钱谋学说是赔罪,其实是送礼求文章。
大周文人之间,很有这种礼尚往来的风俗。
当然,并不是说他收了礼物,就一定要给文章。
千金有价文无价,给不给文章,要看他的心情。
宝玉觉得自己的心情不太好,让麝月跟晴雯过去估价,听见是价值接近三千两白银的绸缎、古玩等物,突然觉得,心情好了许多。
“去,把东西卖掉,给爷买了碎花软黄玉四方砚。”
“给钱三甲派来的人传话,就说这‘赔礼’,爷收下了。
让他好好的闭门思过,别跑出来让贾雨村撞见了,出事了可不好。
唔,他还受着伤吧……”
正出门的袭人和麝月对视了一眼,有点可怜钱三甲。
咱们的宝二爷小心眼起来,还真是一根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