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饿”
是北方、西北、东北、蒙古等地的主旋律。
浙江、南直隶等地也好不到哪里去,夏天洪水、冬天暴雪。
建奴好几次差点全族饿死,没有办法只能跑到大明来抢!
人类所有的斗争,拼到最后,就是粮食的竞争。
如果说在一个社会、一个文明实体中,大部分人拼了老命总吃不饱,那么,一切后果都是顺理成章和自然而然的。
但是将吃不饱归咎为一个特定的个体,比如说崇祯,那就是荒谬的。
人性永远是贪婪的、自私的,哪怕你的邻居、路边的行人都要倒毙了,只要自家缸里还有米,就绝对不多事帮别人一把!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大明朝的既得利益者,就是这种贪婪和自私的杰出代表。
明明一个省的人都快饿死了,该收的税一分不能少。
该收的粮食一粒也不能少!
而真相是,很多官员、士绅、宗师、勋贵家中的粮食多得发霉。
串铜钱的绳子都烂了!
崇祯的身边人、下面的人,一级级传递上去的“大明朝地大物博、发展后劲足、形势一片大好”
的谎言中,自己把自己困在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信息茧房中。
所以李自成就成了毁掉整个系统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人。
李自成的确是个猛人,但他造反真的超乎寻常的简单。
他召集士兵的速度,二十四史中没有一个能有他那么快。
“跟我走!
我们去把官府和地主家的粮食抢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