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躺在宋时元怀里,杨珠珠忍不住问道“你说我外公他们打得什么主意这老太太还真能在这里常住不成”
赵老将军虽然只是个少将,可也是进存的几个将军了,作为他的妻子,杨珠珠不相信她能一直在这里呆着。
这事就算老将军答应了,恐怕国家也不会允许。
宋时元搂着杨珠珠,有一下没一下的摩挲着,他说道“谁知道呢,不过老爷子是明白人,他肯定舍不得你哥哥他们回去受苦。
你说咱们这也不愁吃喝的,到了京城还不是一样。
再说京城那些人眼高于顶的,能得起咱们这乡下来的。
你哥他们要是这么跟着回去,吃苦头是肯定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做出一番业绩了,风风光光的回赵家。
这自己打拼出来的,才会让赵家的老爷子欣赏,才会得到重视。
杨珠珠点点头,不过不管他们打得什么主意,跟自己的关系不大。
她已经嫁人了,而宋时元是知青,知青轻易不能回城,杨珠珠自然是跟着宋时元走的。
不只是杨珠珠,她的两个哥哥家也都在说这事,尤其是两个嫂子,男人忽然变了身份,从一个乡下小子变成了将军的孙子,她们内心极度的不安,就怕说错话做错事给家里惹麻烦。
也还好杨家兄弟是拎得清的,对自己媳妇也好,这才稍微降低了她们的不安。
那赵老夫人究竟打的什么主意呢
实际上杨珠珠出去之后老爷子就跟赵老夫人摊牌了,他说不管赵家是怎么认定他女婿是他儿子的,如今他们都不会跟着会京城。
老爷子把杨锐分析的话给赵老夫人说了一遍,之后又说起,他们当初能对你的儿子下手,如今未必不能对这几个孩子动手。
与其把人放到前面危险的地方,不如留在这里,这里远离京师,又是他们的地盘,那些人想动手就没那么容易了。
赵老夫人也知道杨老爷子说的是事实,她当初听见人家说找到儿子了,也是太激动才派了儿媳妇过来。
等后来她冷静下来就后悔了,她也怕几个孩子被富贵迷了眼,真的跟着来了。
可见孩子们没来,她是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孩子们品性不错,失落的则是他们心里完全没有她这个亲奶奶。
而她之所以走这一趟也是一个信号,告诉别人这几个孩子是她重视的,以此来震慑那些想巴结赵家三个儿子的人,让他们做事的时候掂量掂量。
另一方面也是她自己想见见孩子,儿子丢了的时候才几岁,如今已经三十几年没见了,她是日也想夜也想,就盼着哪一天能重逢。
如今儿子找到了,哪怕是个坟头她也想一眼。
两个老人就这么打成了协议,老太太在杨家住几天就回去,以后想孩子了可以再来,但是孩子们这几年是不会去京城的,尤其是赵家。
既然达成了一致,老太太第二天就跟着杨珠珠去了何家坳,这个她儿子孙子孙女生长的地方。
因为老太太身份特殊,杨珠珠也没有特意介绍,只领着老太太转了一圈就去了护田队。
“奶奶,您先在这里歇着,我去山上瞧瞧,咱中午能不能加道菜。”
杨珠珠把人领到她跟宋时元那屋,交代几句就出去了。
赵老夫人想喊抬起手又放下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