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足以让人在发洪水的时候逃生立足了。
城的东面,南面,和北面都是极其广阔的平原。
颛顼国又顺着地势挖了一条宽阔的河沟。
这座都城的雏形很快就建成了,王公贵族们迫不及待地搬了进去,城池与国家同名,就叫作:颛顼城。
姬高阳把这次祸患归咎给了颛顼国的国民。
他说天神之所以降下灾祸就是因为颛顼国的国民,对神圣‘不敬畏’,对祖先‘不感恩’,对皇室不忠诚’。
这是天神给颛顼国民的一次很严厉的警告。
姬高阳在颛顼城的西北方向,所谓八卦中的‘乾’的位置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伏羲庙。
又花费重资修缮了皇家的宗祠。
而且规范了祭祀的程序,组建了专门的祭祀队伍。
颛顼国的臣民们就有样学样,从这个时候以后,颛顼国但是凡大一点的城市,都建造了神的庙宇。
但凡是大一点的家族,都修建了宗祠。
随着后来颛顼国的不断强大和扩张,这种行为逐渐变成了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了。
因为水属阴,山属阳,女属阴,男属阳。
所谓女人‘太强势’也被说成了导致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了。
姬高阳在颛顼国首次建立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
这个制度的细致化,细致到了什么程度呢?如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道路上碰了面,女人没有能够及时地躲避道路,妨碍了这个男人走路了,国家就会对这个女人实施惩罚!
姬高阳为了他有朝一日能够‘报仇雪耻’。
加强了军队的建设,他分封边境诸侯为‘边王’。
鼓励边王们无序地扩张领土,边王们所占领的土地都归入边王们自己的封地。
边王们和军队出征所掠夺的财物,颛顼王只要百分之一的抽成,并且是由他们自己主动上报数额。
于是,边王们简直就像疯了一样,不断地抢占土地,掠夺财物,颛顼国的领土面积也就不断地疯涨了起来。
不久以后,颛顼国就成为了一个最为强大的帝国了。
如果要问颛顼国对后世的影响到底有多么大?后来的大夏朝,大秦朝,都曾经把这个‘颛顼’奉为‘始祖’了。
司马迁的《史记》就写得就更加夸张了,他说;“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
我想司马迁一定是趴在了自己家的房顶上,看了太阳,并且依此计算出了颛顼国的国土面积。
那么这个颛顼国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根据专家们的考证,颛顼国的面积大约能有三百九十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印度大了三十多万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