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临下的优势,让秦军对赵军造成了大量伤亡。
赵括派出的第一批攻山部队,并不是赵军当中的精锐。
毕竟,把精锐部队消耗在攻击作战的初始阶段,是不明智的。
赵括派出的第一批赵军,是赵军当中,战力较差的军队。
这些赵军在战斗力上面,比不上赵军当中的精锐,在武器装备方面同样如此。
较为单薄的甲胄使的秦军的箭矢杀伤效果颇好。
而从山上滚下的石头和木头,更是索命的利器。
一块石头一根木头在滚下山的过程当中,可能带走数名,甚至数十名赵军的性命。
当然,赵军也不是光挨打,不还手。
赵军调集了大量的弓箭手和韩军弩手,用箭矢压制秦军。
尤其是原先韩军的弓箭手,得益于韩国的宜阳铁矿和申不害变法,以及先进的冶炼技术,韩国军队的弩弓极其强悍。
因为一些原因,很多人以为,秦国的弩非常厉害,但是,秦弩实际上脱胎自韩弩。
虽然说,韩国军队擅守,可是,弩这种武器,在射程上普遍可以超过弓,另外,弩的精确性方面,也比弓要强。
韩国军队使用强弩,对防守的秦军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而进攻的赵军则迎着秦军的箭雨,从山上滚落的石头,木头,一边爬山,一边向秦军营垒前进。
等赵军抵达营垒面前时,便开始填埋壕沟,劈砍秦军布置在外的拒马,鹿角,为后继部队开辟道路。
等赵军先锋部队开辟了道路以后,赵军才会将精锐部队投入进攻。
秦军虽然占据西山岭这一地理优势,但是,因为秦军的奇袭部队还没有完成对赵军百里石长城一线的占领,因此,白起没有把秦国援军投入作战。
为了让赵军看到击败秦军的希望,从而把赵军死死的钉死在西山岭一线,白起只允许秦军以二十万的兵力进行作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