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回了傅府,他一进书房,就把唐慎那试帖诗默写下来。
“我这学生,到底是藏拙,还是单纯的灵光一现”
与此同时,国子监讲堂内。
往常每月的馆课,学生们考了卷子,讲习们要花三天时间批阅。
但这次不同。
讲习们花了一夜就讲卷子批好,全力准备半个月后的天子临雍。
国子监的学生们从未像今日一样忐忑地等待馆课的结果。
清晨,只见一个头花白的讲习抱着一本厚厚的论语,走入讲堂。
他将书放下,望着堂下的学生。
正意堂坐着的学生有四十多人,唐慎和梅胜泽都在其中。
老讲习道“我也知道你们无比关心本次馆课的结果,所以上课前,先将考入甲等、乙等的学生名字告知你们罢”
学生中一片骚动。
当今圣上即位二十六年来的第一次天子临雍,谁不想亲眼见证
“乙等第二十六名,齐坚齐如山。”
“是我,是我”
“乙等,幽州府周功”
乙等共有二十六人,正意堂中坐着的四十多个学生中,共有五人获得乙等。
这些获得乙等的学生面露喜色,难以自制。
而其余没能获得乙等的学生,自知不可能成为甲等,面如稿灰,脸色煞白,悔恨自己平时该更加勤奋向学,竟然错失此等良机。
这其中,唯有梅胜泽和唐慎还怀揣希望。
往常每次馆课,唐慎都在乙等前列。
他八股制艺向来写得不错,一手馆阁体也挑不出毛病,只是试帖诗略显平庸,匠气稍重。
梅胜泽现这次唐慎不在乙等,为他捏了把汗。
可他看到唐慎充满希冀的表情,惊讶道“景则,可有把握”
唐慎也不瞒他“我已倾尽全力。”
梅胜泽“好我们便一起见证那天子临雍的盛事”
国子监的馆课甲等一共就六人,老讲习道“甲等第三名,山西梅胜泽。”
梅胜泽狂喜,同窗学子们纷纷向他道喜。
接着,老讲习又道“甲等第一名,姑苏府唐慎唐景则”
讲堂中哗然一片。
在这次以前,甲等第一不是刘放,就是梅胜泽。
唐慎虽然才学出众,但实在年轻,岁数小底蕴不够,从未获得过甲等。
不过众人却也没怀疑,唐慎的八股文写得着实好,他们有目共睹。
梅胜泽恭贺道“景则,恭喜恭喜,你学问又有长进了。”
唐慎毕竟还没当官,脸皮还不够厚,听了这话不禁害臊起来。
这时老讲习道“唐慎这次写了极佳的试帖诗,尔等都来品阅品阅。”
说着,就把唐慎的试帖诗大声朗诵出来。
讲堂中又是一阵惊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