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二叔要学文考科举,也可以转到太学、国子学这边,没必要去私塾啊?”
齐衡劝道。
国子监虽然说勋贵官员子弟众多,但是师资力量却是汴京这一块最好的。
大宋还有一些有名的书院,甚至有一些大儒坐镇,但是那些都不在汴京这边。
顾廷烨摇了摇头,说道:“我这次外出,结实了刚来汴京的盛台任家的嫡长子,他家里准备设个私塾,请庄文山老学究来家中授课,我已经和他说好了,去他家里借读。”
“可是扬州大儒庄文山庄老先生?”
齐衡惊讶道。
庄文山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是他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开设书院教导学生,教出数位进士及第的学生。
在儒学中,也有很高的名望,被人尊称大儒。
“没错,就是庄老先生。”
顾廷烨点了点头。
“若是如此,倒是比在国子监强。”
齐衡点了点头,也有些心动。
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倒也不缺大儒。
但是那些大儒教的都是甲舍,而且偶尔才会上一堂课。
除非能得他们看重,收为学生,才能时常聆听教导。
但是庄文山不同,那是盛家请来开设私塾教导家中哥儿的,自然会天天授课。
他母亲最近有打算帮他寻个名师。
齐衡听到顾廷烨要去盛家借读的时候有些心动了。
在国子监这边,兖王世子老是来找他,让他有些不厌其烦。
若是能去盛家借读,不仅能多开兖王世子的纠缠,还能得名师教导,可谓一举两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