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娘一直跟在他身边,她一向敬佛,又见静慧师太行事严肃,因此不敢开口,此时忍不住问:“难道是江家从前那位刘嬷嬷?”
静慧师太终于还是点头了:“……是。”
十几年前,刘嬷嬷流落颖安时男人没了,她就卖身葬夫。
可她当时已经快五十岁了,谁也不肯收。
最后,还是江大奶奶出钱安葬了她男人,因见她无依无靠,也没有傍身的本事,就没有要她卖身为奴,只收留在身边当婆子用。
后来江家的长辈都去世了,家仆散尽,只留了一个刘嬷嬷在原身身边照顾他。
原身不耐烦刘嬷嬷的劝阻,刘嬷嬷眼看着年事也高了,不由得流露出落叶归根之意。
原身趁机给了她一笔银子,让她带上她男人的骨灰,回乡去了。
江重涵皱眉:“难道,她回去的路上遇到了贼寇?把银子抢了?”
当时原身刚把其他田地卖了,手头宽绰,直接给了刘嬷嬷四百两银子,相当于现代的oo,还请了个靠谱的青壮男子送他。
为了遮掩银子,刘嬷嬷还问原身要了许多家里陈年老米,按理说应该平安到家的,怎么最后还带着孙子来尼姑庵讨生路了?
静慧师太摇头:“不关江施主的事。”
“两个月前,刘嬷嬷病痛缠身,来到本庵面前。
她不知晓本庵与江家的因果,只是听说本庵向来助人,便来求个临终。
贫尼认出了她,几番试探,她便将事情告知了贫尼。”
“她说,她从前带着儿子再嫁,儿子却霸占了丈夫的家产,将她和丈夫赶了出来。
她丈夫不幸死了,亏得旧主人慈悲安葬,又收留她在身边做事。
后来旧主人过世,小主人又赠了四百两银子,送她回乡。
回到家时,她前头的儿媳留下个儿子,已经没了,她儿子又娶了个厉害媳妇。
见到银子,倒是对她笑脸了几天,可惜她儿子不听劝告,非要却非要做生意,不多时就把银子败光了。
而后,儿子又开始镇日殴打她,要她来问江家要银子。
她被逼无奈,又舍不得孙子在家被殴打虐待,就带着往颖安来,希望能投奔旧主,可到了颖安才知道……”
两个月前到的颖安,那时候,“江重涵”
还是颖安有名的败家子,自己都穷得好几天没吃饭了。
余大娘忍不住说:“刘嬷嬷的运气,也太背了点!”
若是迟上一个月来颖安,当时涵哥儿已经浪子回头了,也在邹乡宦那里挣了几两银子,养她一个老妇人是不成问题的。
“唉……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
静慧师太叹了口气,“总而言之,刘嬷嬷最终病了,在本庵亡故。
贫尼念着她与江家的缘份,将她火化后,葬在后山的塔中。
她临终将孙子托付于贫尼,贫尼自然会想办法安置他。”
这是知道他现在只有温饱,恐怕他没有能力照顾另一个半大小子呢。
江重涵将神主妥妥帖帖地包上,抱在怀里,对着静慧师太躬了躬身:“师太好意,晚辈明白,只是刘嬷嬷是江家的责任,师太就交给晚辈处置吧。
再者,晚辈身边也需要个人照顾。
师太保重,晚辈告辞。”
静慧师太几番想说话,却又忍住,最后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