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 69 章 参政(第5页)

章王是太·祖皇帝庶子,王位传了两代后逐代降袭。

这位镇国中尉便是章王后人,上疏状告亲兄长奉国将军。

本朝宗藩条例,自郡王以下不授田产,由朝廷拨给禄?读。

本支郡王过世后,其名下田产由朝廷收回。

这也就是说,自郡王以下,所有宗室都要靠朝廷放俸禄生活。

这样有效遏制了宗藩坐大,同时又保证了农户田地不会被侵夺。

而在京城拥有庄田产业的,只有那三位永不降封的亲王。

就算是圣人亲子,也不过是名义上划拉一块封地,把那块地的税收拿一部分出来,算是额外的俸禄。

这位镇国中尉状告亲兄长的原因在于,那位奉国将军克扣了给亲兄弟的禄?读,装到了自己腰包里。

之所以能这样操作的原因,是因为两兄弟并未分家,还住在同一座府里。

这些传承了很多代的宗室,和皇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虽然都是同一个祖宗,但着实说不上话。

镇国中尉的奏疏能送进宫来,还是使了银钱才能成的。

亦安过一遍奏疏,心里把事儿捋了一遍,便明白了。

“陛下,此事还需查明原委,才好处置。”

亦安并没有因为这一封奏疏的表面内容就作出武断的判定。

万一事情正好相反呢?这位镇国中尉说自己家中已然无?读下锅,难道真的如此吗?

亦安是谨慎的,这种事上不能贸然表法。

圣人颔,便让田顺义去去宗藩档案来。

田顺义动作很麻利,不一会儿便从章王一系的档案里,精准取出这位奉国将军和镇国中尉的档案。

亦安听着田顺义口述两人的生平,背后冷汗都快下来了。

这也太详细了吧?!

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承爵,有没有违法行为,都一一记录在册。

这份档案一直更新到崇元三十八年,近两年的记录是缺失的,或者说,没什么大事,便没有详述。

从档案上来,这位被告的奉国将军还真是个守法宗室,既没有放过印子钱,也没有欺压过百姓。

但扣住俸禄不这事儿又是真的,做不了假。

圣人又让细查,很快结果就呈递上来。

和许多宗室一样,两人的父亲,已经故去的那位辅国将军时,便已经寅吃卯粮。

到这时,家里早就揭不开锅。

所谓克扣禄?读,不过是填补之前的窟窿罢了。

镇国中尉请求出府别居,自己的俸禄自己领,不再受兄长辖制。

像这样不得势的宗室,能把爵位继承下来已是不易,更不用说有生存的资本。

只要不惹下亏空,凭借朝廷拨给的禄?读,是完全足够生活的。

只是人心高了还想高,既生下来就是天潢贵胄,又怎么会自己裁减自己呢?

或许这是两兄弟唱的一出双簧,向圣人卖惨来也说不定?

在御前小会议进行半个多时辰之后,最终圣人采纳亦安的建议,对此事作出处置。

亦安在不知不觉之间,迈出了参政议政的第一步。

自那之后,圣人便经常让亦安参与类似这样的宗室案例中,因为圣人亲口说过这是天子家事,不算亦安参政,所以亦安才会表自己的法。

尽管亦安在类似问题上言十分谨慎,但圣人还是每次都采纳了亦安的意见。

这让亦安十分疑惑,自己的建议真的就那么好?万一有宗室因此受到苛待,那责任算谁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