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杀!
杀!”
“大宋万胜!”
“大宋万胜!
大宋万胜!
大宋万胜!”
校场上数万名新老宋军齐声呐喊,声音之大如山呼海啸一般。
这些兵卒绝大多数要么是从潮州等地撤离的,要么就是从碙洲岛撤离的。
哪一个士卒的家属没有得到赵昺的厚待?
但凡加入宋军的,哪一家不是分粮分地分房子。
家人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温饱生活是可以保证的。
当兵的待遇更好,饭食管够,钱粮充足。
饷银的时候更是由锦衣卫全程监督,根本不存在漂没、克扣的情况。
无非就是规矩众多,什么吃饭排队,饭前唱歌,床铺整齐,晚上还要开会识字等等。
开会倒没什么,令小卒们最头疼的就是当众言,总结一下这一天的训练经验和感想之类。
晚上以宿舍为单位举行的会议,说白了就是思想教育,有什么纪律需要遵守,有什么事情需要注意。
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
思想教育是赵昺最看中的,没有思想教育的那叫兵痞,迟早是要祸害老百姓的。
最痛苦的是识字,虽然宋朝的识字率还算可以,但也不是人人都能识文断字的。
赵昺的这一波操作着实难倒了一大片。
士卒们个个叫苦不迭,谈字色变。
理解的人少,叫苦的人多。
赵昺可不管这些,强硬定下规矩,凡是记不住的统统挨罚。
虽然看似有很多不合理的规矩,但架不住赵官家给出的待遇好啊。
但看在钱粮的份上,质疑声也少了许多。
甚至在军中,赵昺就是普通士卒心中神一般的存在。
别看这些糙汉们搞个对抗打的挺凶,一个比一个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