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很高兴没有听到叹气的声音,不然他绝不会让出驾驶位。
于是恺撒跟路明非背靠背。
6000米。
6500米.
卡塞尔,中央控制室里。
施耐德跟曼施坦因并排坐着,前者双手放在眼下,紧盯着大屏幕的投屏。
后者则是奋笔疾书。
而‘另一个人’,诺玛,则是忠实地收录着传输过来的海底影像。
这是珍贵的资料。
虽然深潜器中几人的对话不成样子,不过他们抵达的位置仍是在海洋科考历史中是空白的存在。
美国的海军曾那样评价过迪利亚斯特号。
“我们是下去过,刷新了人类抵达最深处海洋的记录,但那又如何呢?我们甚至连那只海沟底部的比目鱼都没有拍到,五厘米的舷窗,没有录像设备,什么都没有,仅仅是一个记录。”
于是此后美国海军不再进行这项事业,就连多年后迫于民间爱好者压力而重启的计划,也因为某种不可言说的关系,全美找不到任何一家相关的制造工厂能给新的深潜器图纸施工加装。
“7900米!
出现了光!”
“难以置信!”
曼施坦因语气激动:“竟然有光!”
“有光代表着能量,能量则是意味着危险,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施耐德沉着声音,深皱起眉头。
“我们办到了,不是麽?”
路明非说,“我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在踩着脚踏船航行在湖面上。”
生机盎然的湖面,一点也不死气沉沉,昏暗潦倒。
反而美丽地像是天边的晚霞,成千上万条鱼组成的大鱼群自由游曳在这里,密集的一束束的气泡热流在下面喷出。
像是火山,像是哨子,一支支地,从开裂的沟壑中延伸出来。
火红色的小溪在其中蜿蜒流转,像是成熟了的荔枝果的表面,皱褶最深处的地方被涂上了这种奇异的色彩。
软体动物,像是肉管一样的形状堆积在一起,多是在哨子的喷嘴处,像是烟囱多年累积的烟灰晶体一样,被灯光照的通体白银。
还有很多小虾小鱼,还有白色背壳的蟹跟螺。
它们似乎一点没注意到有人在观察他们,各自都为生存繁衍忙碌着。
紧锣密鼓,复杂而有秩序。
这里是一个与世隔绝,闻所未闻的生态圈。
被漆成红白色的迪利亚斯特号的闯入就像是误入了桃花源的渔人。
那些体型巨大,只与人类在海洋中观察统计到的有六分相似的魔鬼鱼在他们头上滑过,像是水上滑翔机一样地割裂了大鱼群,捕猎着,然后鱼群散去,又在下一个地方合拢。
();() “我很惊讶你居然也背熟了操作手册。”
源稚生的声音响起。
他以为路明非就根本是来嗑瓜子的!
“当然,可别小看我啊混蛋。”
路明非幽幽说道:“我还知道别的一些事情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