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之前主播讲过,不过比起主播的资料,视频里动态资料又不太一样,大家也看的很用心。
一些人看着记下来的字,好奇他们分水方案到底怎么做的的,底下各地的人之前不满,现在怎么就满意了?还有那个水权方案,听着第一感觉就里面很有东西啊……
[“要想解决地上悬河问题,就必须解决泥沙问题。
以往的治理经验,就是‘排’。
但是往海排的话,又会浪费大量水和泥沙。”
从清澈的上流河谷到黄土高坡,由清变浊的滚滚河水奔入大海。
“为了彻底解决黄河的泥沙等问题,同时发挥黄河的灌溉、发电、航匀效益,我们开始设想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从源头阻止大部分泥沙进入黄河。”
头戴白色头巾人民聚在一起,在干黄的土地上种下一棵棵稀疏的绿色幼苗。
日月轮转,从前一道道黄土大地,也覆盖上一层层美丽的绿色。
]
大家安静看着上黄土高原的变化,屏住呼吸,生怕惊扰到黄土上的绿植。
“种树?可是……这儿树也种不活啊……”
老人踩着脚下的土地,神色怔愣。
他不知道这里以前是不是真的满是绿茵,但看着这片土地未来铺满绿色,他只有一个念头,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黄河几字河道上,一个又一个水库名字开始出现。
三道坎、渡口堂、昭君坟、沙湾、万家寨……越到中下游,水库建的就越发密集。
“一系列梯级水库的建设,分段式拦截水和泥沙,这种策略被称为‘蓄水拦沙’。”
放大的地图逐渐缩,定位到下游的三门峡水库。
“当时韧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难度,也高估了泥沙削减效果。
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三门峡大坝不仅泄水孔位置较高,泄流规模较,也没有在坝底保留最后的排沙通道。”
三门峡大坝的三维剖析图出现,这座巨大的大坝隐患也尽数展现。
“这座原本预想至少能用50年的水库,不到一年多,就被能填满100多个西湖的泥沙严重淤积,也让陕西潼关一带,河床抬高4.4米,无法前进的渭河水往回倒灌,淹没大量土地,直接威胁古都西安。”
]
定都长安的众多王朝:别以为改名了我们就看不出来这里是长安。
这个苏联是哪里,哪来的这么不靠谱的专家,做计划之前能不能想想失败工程,这么多年头一次听见渭水被堵回长安的。
那个三峡工程你们不就修的挺好,怎么到了黄河瞎折腾啊!
[“最后重新为大坝增设改建众多排沙渠道,只在枯水期泥沙较少时蓄水,汛期泥沙量大时大量泄水,促使泥沙排出水库,在这种‘蓄清排浑’的方式下,三门峡库的预计情况才逐渐好转。”
对比之前出现清澈的水库,三门峡里的水浑浊稀少,最后才一点点好转。
“三门峡的失败让我们开始反思治理思路,进化出新的方式——调水调沙。”
]
事关黄河,没有那个王朝能做到置身事外看热闹,大家也都在等着幕上能有奇迹出现,能看见这条由清变浊的大河再度变清。
[“黄河干流上规划的梯级水库中,万家寨、雷水库先后建成。”
雷景区的黄河,滚滚河水飞泻而下。
洪水来腾空的库水清澈,用于冲刷下游河道泥沙;浑浊的水流则是雷水库水位下降后,上游的万家寨和三门峡水库联合放水。
“浑浊的泥沙进入库区的清水,会因为密度过大潜入清水下方,从而将水滴淤积的泥沙冲出库区,这就是‘异重流排沙’。
通过上下游水库的联合调度,人们终于实现了对黄河水沙的主动调控,于此同时,持续了7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也开始凸显成效。”
和建国时相比,如今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率提升了59%,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将近88%,黄河下游主河槽不仅没有抬升,反而向下降了3.1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