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过来!”
应齐岳握紧了刀,指骨攥着她的外袍,指尖都失了血色。
闻皎冷哼,拎起外袍一角。
县尉拖起外袍,找到了一只袖管,谄媚地等闻皎伸手:“闻大人,陛下召见。”
闻皎到的时候,皇帝正在榻上打盹。
皇帝的鼾声由大到小,伴随着喉咙中传出的一声闷哼,鼾声戛然而止。
老皇帝缓缓睁开眼,瞧见珠帘外她的身影。
“来了。”
“是。”
他伸着懒腰,缓缓坐起来:“怎么被捕快抓走了?”
“臣居住的坊中死了个人,他们传臣去问话。”
“死的是谁?”
内侍细声细气地回答:“回陛下,是个地痞无赖。”
没有重大嫌疑,大理寺不会轻易下批文,长安尉也断断不敢抓闻皎。
“你告诉朕,人是不是你杀的?”
闻皎跪下来,双手贴地,惶恐地回答:“那日归义侯之女来寻臣,她想让臣纳她为妾,臣拒绝了,宵禁后她跑到坊中,被那人摁在地上,微臣救人心切,便用陶壶砸死了他。”
皇帝手上的佛珠转了半转,慢悠悠地道:“念你情有可原,此事朕便不再追究。”
“谢陛下!”
闻皎伏地磕头,额头撞在地砖上,没磕几下便见了红。
皇帝抬手叫停她,“日后替朕好好办事便是。”
“微臣定当尽心竭力侍奉陛下!”
“呵……开科取士的法子整理的如何了?”
“陛下吩咐之事,微臣不敢怠慢。”
闻皎从衣服取出文书,呈给内侍。
“前朝炀帝打压世家太过,才引起世家反扑,微臣提议每年秀才科录取二十人,明经科录取八十人。
明面上,依旧尊崇世家。
另外,特设进士科,进士科考试具体内容可分为三项:贴经、诗赋和试策,再录一百人。
等到考试时只需将贴经的内容考得简单些,增加诗赋和试策的难度,自然能选到更多的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