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殊点点头,问“原料有哪些你总是知道的吧”
虽然杜均一满口的保证,自己绝对知道。
但是,陈殊还是不放心,拿了笔出来,写道油脂,naoh,酒精和nac写到一半,才想起来杜均不认识化学式,又在后面附上中文名称。
担心2018的化学名称与此时不一样,和杜均再三沟通,这才敲定了。
杜均把纸条折好,笑“陈秘,我送您”
陈殊摇头“不用了,你快去准备东西吧”
好在杜均也不过分殷勤,等陈殊走了,他招招手,示意小厮“跟着她,她去哪儿。”
回头见弗兰克工厂大门关着,吩咐“这儿也找人着”
杜均是个纨绔不假,但上了洋鬼子的大当,吃了大亏,长进了不少。
不会陈殊说自己是廖公的秘,拿了个通行证,自己就信了她的。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陈殊也的确是廖公的秘。
陈殊走了一段时间,见电车开了过来,便跑了几步上了电车,换乘的时候发现对面店里面已经开始出售大国崛起这本了,一溜儿摆在门口,摆了好几摞。
陈殊走进去,老板立马招呼“小姐,您点什么我给您取去。”
陈殊拿起门口摆放的大国崛起,翻来,见首页是光明日报孔立人孔主编提的序,接下来又是梁饮冰提的序。
这位梁饮冰是这时候很出名的一位文人,陈殊打听过了,稿费为此时文人最高,可把陈殊羡慕坏了。
而且往往是一稿难求,也不知道孔主编是怎么请到他题序的。
陈殊还想往后面翻翻,那老板笑着赔罪“哟,对不住您,这本已经叫人预定了。
您要实在需要这本,只有等下一版了。”
陈殊指着前面那几摞,吃惊道“这,这不是还有这么多么都被人预定了”
老板笑“您不知道,这本大国崛起现在卖得可好了,第一批一到,两天就卖完了。
这是第二批,都是附近学生老早就预定的,都是在这儿的常常买的老主顾,不好失信的。”
陈殊翻了翻,还是放下,笑了笑“卖得这么好呀”
老板拿过,放到架上,陪着笑“那是,上海的中学生估计都是人手一本了。
外地的,现在还没处儿去买呢只有等光明日报出版社第二版了。”
老板拿起笔“要不您留个姓名,等下一版到了,给您留一本。”
陈殊摆摆手“算了,下一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我点别的。”
老板伸手,笑着道“好,您请便,慢慢挑。”
架上有一本梁饮冰的杂文集饮冰杂文集,陈殊见了,拿出来,心道,买回去研究研究,到底为什么稿费那么高。
陈殊把递给老板,老板用油皮纸包好,递给陈殊“您好,惠顾六元五角整。”
陈殊脱口而出“这么贵”
陈殊上次买了五六本杂文集,还有十几份报纸,加起来才十六元。
现在这么一本就要八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