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殊瞧了瞧,隔壁静悄悄的,半点声音也无,小声问冯秘“怎么没有通知叫人去接”
这时候,上海军政府与北京政府之间处于对峙状态,时常有暗杀出现,因此军政大员往往安保严密。
冯秘长摇头,道“都督说了多少次了,要注意安全,来去都要当地军警接洽安保。
偏廖公浑不在意,说自己一介老朽,谁会来暗杀他”
此时才八点四十左右,办公室的人只有陈殊来了,于是便帮着冯秘长写回信。
其实这些商人大多是一些小商人,廖公惜声誉,即便是小商人也要回信。
信中的内容即便是自己忙,不了,也要秘整理出大概来过目,做到心中有数。
过了半个小时,秘处还没人来。
这些日子,廖公不在,冯秘长也不在,秘处的人难免散漫,一般大约是十点钟才到办公室的。
陈殊放下笔,拿暖水瓶倒杯水喝,抬头却见一位五十上下,穿着一袭灰布长衫的老者站在秘处门口。
陈殊大概明白,这就是廖公了,站起来,问好“廖公”
办公室除了冯琦就只有陈殊一个人,廖公蛮不高兴,问冯琦“什么时间了”
冯琦手腕上的表“九点十七分。”
廖公又问“秘处什么时间上班”
冯琦答“上午九点。”
一起共事了许久,又免不得要替他们分辨几句“廖公,兴许是路上有什么耽搁住了。”
廖公哼一声“打仗上战场的时候也能说耽搁了,人来了,都叫到我办公室去。”
刚要转身走,这才发现陈殊“你是谁怎么在秘处”
陈殊一头黑线,好在冯琦解释“廖公,这是都督推荐的那篇大国崛起的作者梦珂先生。”
廖俊波回想起来,笑“原来你就是梦珂先生,来,你来我办公室,咱们谈谈你那篇文章。”
关于那篇大国崛起,陈殊是翻来覆去的讲,几乎每个人都要问她对于西洋诸国是怎么的。
陈殊早就说得口干舌燥,烦不胜烦。
廖公指指椅子“你坐。”
陈殊坐下,心道,原来是那位上海都督推荐,这才聘请了自己。
不过,那篇大国崛起讲的是外国历史,要推荐也要推荐去外交部去。
这位廖公起来是个严苛的人,不轻易笑“梦珂”
陈殊实在不习惯,道“您叫我陈殊就行,双耳陈,特殊的殊。”
廖俊波笑笑“好,那就叫你陈殊。
你这样小的年纪,我这个老朽叫你先生,只怕你不好意思应。”
说着站起来用暖水壶倒了杯水,递给陈殊,接着道“那篇大国崛起,都督发文叫外交处的人学习,我也瞧了,是一篇好文章啊。”
陈殊站起来,双手接过杯子,自谦“廖公谬赞,那篇文章粗浅得很,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要贻笑大方就好。”
廖公摆手“哎,你这样有才气的年轻人可不要学了那起子文人的酸气。
文章好,就是文章好,说什么粗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