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殊去新疆的事情,却在家里引起了风波。
冯太太很是反对,打仗,又是要去新疆,一个女孩子,多不安全晓得陈殊是担心李参谋,拿着报纸同陈殊讲“报纸上都说,李参谋现在是西北行营的司令官,哪里听说打仗,司令官出事的你这样去,只会叫他分心。
至于治病救人,哪里不能治病救人了。
你现在在上海,也不是每天忙得脚不停你问我的意见,我是坚决反对你去的。”
冯先生把报纸接过来,瞧了一通,见上面的内容俄国欺人太甚,勿谓言之不预,是由中央通讯社发出的社论,一篇疾言厉色的宣战。
他拍拍冯太太的肩膀,低声劝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陈殊要去参军,做军医,也是尽自己的能力,尽自己国民的责任。”
冯太太一瞪眼“那么多大男人,那么多军官,需要一个小姑娘去尽自己的责任国家都要亡了吗要女人顶上去”
陈殊从来也没有见冯太太发这样大的脾气,她坐到冯太太身边,道“我们战地医院也是在后方,比西北行营指挥部还要后的后方呢,哪里会出事”
冯太太哼一声,没有说话。
陈殊只好继续道“您知道的,我是极想让我的医术有用武之地的。
我在上海,根本没有上手术台的机会。
不只是教授不信任我,那些家属本来信西医手术的就少,听说是个小姑娘诊,便说什么也不要了。”
这些事情,冯太太都是知道的,因为陈殊年纪小,又没有毕业证,连手术台的边也摸不到的。
往常,陈殊回家来同冯太太抱怨,冯太太总说安慰她“过几年,见识了你的能力,总有人能信你的。”
叫陈殊不要急,慢慢等。
陈殊又道“现在有这样好的机会,又是为国家出力,我想不到不去的理由。
报纸上说了,西北行营下辖两个集团军,总共三十余万人。
这三十多万人,没有一个不是人家的儿子、女儿,他们都能上战场,而我只不过是去后方做军医而已。
他们能去,我怎么不能去”
冯太太听陈殊这样说,问“不是为了李参谋”
虽然陈殊心里的确是担心李纵云,才想着去新疆的,但是在冯太太面前不能这么说,转开眼睛“同他有什么关系”
冯太太终究是拗不过陈殊的,晚上同冯先生讲“现在的年轻人都跟着了迷一样,一个两个的跑去参军,跑去革命。
听尔雅说,他们学校的老师竟然也有不少去参军了,跟喝了迷魂汤一样。
你说,这革命革命,究竟有什么趣的,一个两个竟然连命也不要了”
冯先生说“要我,就是这样的年轻人,国家才更有希望呢我要不是老胳膊老腿,去了军队只会拖累,我也想去呢”
冯太太伸手去拧冯先生耳朵“参军你敢”
又帮着陈殊收拾了好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一个箱子装不下,又跑去街上买了两个大皮箱子,装得满满的。
陈殊着冯太太忙活,无可奈何,只好随她去了。
到了出发那天,冯太太亲自送了陈殊去军营,哭得不成样子,拉着陈殊的手“总之,要好端端的回来。”
小五是负责在上海中转的,是不跟着军医院一起去新疆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