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充一死,朝中的权力格局再度发生变化,褚太后自然不敢让会稽王司马昱长时间独掌朝政,毕竟就目前来说,司马昱才是她们母子的最大威胁。
父亲褚裒不愿入朝,褚太后于是以左光禄大夫蔡谟领司徒,与司马昱共同辅政。
三月,褚裒举荐前光禄大夫顾和、前司徒左长史殷浩,褚太后以顾和为尚书令,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
顾和正逢母丧,辞不就职,而殷浩见状,同样向朝廷请辞,最终还是司马昱以书信劝说,殷浩这才就职。
桓熙在江陵的日子过得充实,在忙碌公务之余,他总是会寻些由头往谢家串门,谢道韫也不再刻意回避。
();() 二人切磋诗文、谈论志向,彼此之间,暗生情愫。
就在桓熙以为平静的日子将会这样过去,直至父亲桓温做足准备,出兵伐蜀的时候,八月下旬,谢泉突然来了桓府,他找到桓熙,告知道:
“三叔来信,要将我们姐弟接往建康居住,明日就要动身。”
原来谢奕有公务在身,休沐时也是整日饮酒,无暇管教子女。
谢安知道这事,便派人往江陵送信,希望谢奕能将子女送去建康,由他来教养。
谢奕对此更是求之不得,自家兄弟几人之中,以三弟谢安最为出众,谢奕又怎会不放心由他管教儿女。
桓熙闻言,吃惊不已,在谢泉走后,桓熙径直找到桓温苦苦哀求,央着桓温去谢家提亲,为他将婚事定下,大不了等过上几年再与谢道韫成婚。
桓温不厌其烦,又见他这般坚持,知道自己若是不答应了他,今后只怕不得安宁。
“行了,行了,我稍后就去找无奕商量。”
桓温只得答应了他。
桓熙大喜,赶忙替桓温捶背揉肩,好不殷勤。
桓温无奈道:
“大丈夫何患无妻,也不知你为何就认定了无奕之女。”
桓熙认真道:
“谢家女才貌双全,孩儿可不想与她错过,将来抱憾终身。”
在桓熙的不断催促之下,桓温这才顶着夜色出门。
谢奕见桓温深夜拜访,很是诧异:
“平日里,元子躲我还来不及,今日居然会主动登门,倒是稀客。”
二人交情深厚,桓温也知道谢奕是在打趣自己,无需主人相邀,他自顾自地坐下,道:
“我今日前来,也是受人之托。”
谢奕更是奇怪:
“这江陵城里,居然还有人请得动桓安西,我倒是要洗耳恭听,究竟是有什么大事。”
桓温笑道:
“为人父母,还有什么事情比子女的婚姻更为重要。”
谢奕恍然,桓熙那点小心思,连谢母、谢道韫都能察觉,谢奕又怎会一无所知。
桓熙与谢道韫年龄相仿,门当户对,谢奕对于桓熙,也是颇为欣赏,如今挚友亲自登门提亲,谢奕又怎会拒绝。
厅堂内,桓温与谢奕击掌为誓,替桓熙、谢道韫许下婚约,二人把酒言欢。
......
“阿姊,不得了了,桓家叔父前来向父亲提亲了!”
随着二妹谢道荣的喊声响起,谢道韫手中的书籍应声落地。
她紧张的站了起来:
“此话当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