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无忧回到晋阳城立刻去见了李渊,告知李渊计划成功,执失思力不日就退兵,李渊十分高兴,盛赞李世民和夜无忧。
第二日,斥候来报,执失思力率军退去,李渊让斥候继续打探,确认突厥退兵之后,集中精力准备起兵事宜。
六月初五,一切准备就绪的李渊集结士兵,在晋阳设大将军府,自领大将军。
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帅左军。
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军。
李元吉为姑臧公,统帅中军。
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殷开山,刘政会等人为大将军府属官。
长孙顺德、王长谐、刘宏基、窦琮为左右统军副统军。
随后将高君雅斩祭旗,下令开仓放粮,招募天下豪杰。
七月初四,李渊下令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郡守,留守太原。
七月初五,李渊自领中军,李建成、李世民率左右军挥师南下,剑指关中。
大军不日抵达霍邑境内,探马来报,隋将宋老生率两万精锐于一日前入驻霍邑城。
李渊将众人聚集在中军帐中商议破敌之策,商量了半天,众人也没商议出什么结果,李渊散去众人,准备先围城断静观其变。
李渊这边的起义军刚围城,结果老天爷就下起了大雨,一下就是近半个多月,道路泥泞难行,起义军所剩粮草依然不多,再僵持下去局面对义军非常不利。
裴寂建议李渊先撤兵回太原,之后再徐徐图之。
这日李世民从李渊帐中忧心忡忡的回到自己的军帐,夜无忧见状便询问道:
“大哥,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唉,连日大雨,不利攻城,军中所剩粮草不多,长史裴寂建议父亲回师太原徐徐图之。”
李世民闷闷不乐。
“大哥,不可,我们义军绝无回头之路,如不快拿下霍邑占据关中,失去先机,后患无穷。
退回太原更是坐以待毙。”
夜无忧急忙劝道。
“我也知道,奈何父亲已经动摇。”
李世民无奈的摊摊手。
“大哥,你可再去劝说大将军,等雨稍小,大将军可率中军到霍邑城下挑衅,激怒宋老生诱其出战。
左都督与大哥可兵分两路,夹击宋老生,再派一支骑兵突袭宋老生后军,宋老生必败!”
夜无忧对着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李世民听从夜无忧的计策,随后又来到李渊帐中劝说李渊要一鼓作气,说出了利害关系,并将夜无忧的计策全盘托出。
李渊听后觉得可行,内心又偏向了李世民的建议。
又过了两日,大雨停歇,李渊重整旗鼓,亲率中军到霍邑城下挑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