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069章 热闹的清晨(第2页)

钟长林不用想就明显吸气:“这哪能比?”

《读者》和《故事会》,最近几年的月销量,平均都在400万左右,绝对的行业巨无霸。

苏杭道:“确实不能比,不过,《青旭》虽然不够通俗,但只要按照我最初提供的设想去发展,月销量达到100万并不是问题。”

苏杭为《青旭》构思的发展路线,一定程度上参照了曾经的《萌芽》。

九十年代中期,《萌芽》也一度衰落,月销量只剩下1万本左右,这本杂志的转折是曾经1998年开启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随后,到了2004年,短短五六年时间,《萌芽》的销量就从当初的1万本左右冲到了50万大关。

();()  作为一个后来者,苏杭觉得,‘新概念’赛事虽然热闹,也带来了《萌芽》销量的增长,但杂志真正的腾飞,却是因为韩寒、小四等一批青春文学作家的崛起。

再直白一些,因为一个字:

‘钱’!

‘新概念作文大赛’带来的加分和保送等福利固然亮眼,但绝对没有一个少年凭借一本小说轻松就赚到了100万那么诱人。

这也是苏杭当初为何会提议博艺炒作‘十万预付’。

十万虽然比不了100万,但1995年的现在,足够全款买一套房子的一笔钱,也已经非常吸引眼球。

更何况,支付对象还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

这算是抛却边角,直入要害。

苏杭说出100万的数字,另一边的钟长林再次吸气:“100万,不敢想啊。”

苏杭笑道:“那就先做事,成不成看天。”

曾经《萌芽》的50万销量,在苏杭看来,绝对不是极限。

因为《萌芽》简直是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为他人作嫁衣裳’,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培养了一堆青春文学作家,结果……基本都跑了。

还成了竞争对手。

比如小四,主办了《最小说》,同样的青春文学,销量也达到50万级别。

还有韩寒。

玩票一样的《合唱团》,开卖首日,销量就冲到夸张的10万本。

即使是炒作的结果,这一数字也足够惊人。

《萌芽》为什么没能抓住机会更进一步,苏杭无法深究,但他相信,《青旭》只要走对方向,想要实现曾经《萌芽》没能达成的百万销量目标,难度不大。

首先就是大环境很好。

曾经的《萌芽》在新世纪之后才开始崛起,因为各种新媒体的冲击,纸媒当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1995年的现在,政策宽松,市场开放,公众的娱乐手段又远没有十几年后那么丰富多彩,因此是纸媒依旧可以大展拳脚的好时候。

钟长林显然也挺赞成苏杭的‘先做事’理念,说道:“就是要做事啊,小杭,所以才打电话来问问,这‘饥饿营销’到这一步了,你还有其他想法没,不瞒你,伯伯我也挺怕一不小心弄巧成拙的。”

苏杭想了下,参照曾经的记忆道:“关于后续,既然已经‘饿’到了,也不能一下喂太饱,会撑到。

我觉得,控制节奏,隔两天放出一批杂志,保持市场更加长久的饥饿感,或许也是个法子。”

“你说的有道理,”

钟长林立刻赞成,想了想道:“那明天就放出一……不,1万也太少,就放出两万本,隔两天,再给两万。”

苏杭想想杂志到底不比手机,补充道:“钟伯伯,最好也别这样太久,过犹不及。

适当限量两三次,到了10号,我觉得就可以足量供应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