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乃是我杨府文辩的宴会,幸得太子殿下和九皇子殿下光临。”
“既如此,大家不如各展文采,以尽交流如何?”
“今日文辩的主题乃是文人之责!
各位可有什么想法?”
“文人之责?好题目啊!”
“自古文人都在思索职责所在,但却都没有答案。”
“不愧是大儒,一出题便是如此犀利!”
伴随着一阵窸窣声音,这场文辩宴会顿时喧嚣起来。
片刻后,只见一个戴方巾的年轻儒生,举杯饮尽,对着众人拱手道,
“在下丘骏不才,对于这文人之责却有些感慨,不知是否当讲。”
“但说无妨!”
杨恭客气道。
然后便只见那儒生闭上眼睛,似乎是在酝酿情绪。
“所谓文人之责,在于名世!
在于以文章安定天下!”
“身为文人,若不能留下一篇佳作,流芳百世,这世间便算是枉来了!”
“自古以来的那些大家,哪个不是靠文章惊动天下?”
“我大明文人世受古人熏陶,若无文章流传,岂不贻笑大方?”
“说得好!
文人就应该写好文章!”
刚发完高论,便是立刻有人鼓掌喝彩!
“是啊!
文章都写不好的文人,能有什么出息呢?”
“此番论辩深得我心!”
“”
“丘兄不愧是家父得意门生,所言着实令人敬佩。”
杨恭也赞叹道。
而此时,杨荣也捋了捋胡须,笑的极为舒畅,甚至有些得意!
“好啊!
好!
此言的确不错!
太子殿下,您觉得如何?”
“眼界太狭隘,文人可不止有写文章。”
朱高炽并未答话,反而是另一边的朱焓抿了口茶,淡定评价一句。
随后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如果天下文人皆像你这般,只懂写文章,那我大明王朝就算是完了。”
“哦?九皇子似乎有些异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