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形成了“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的局面。
类似朱承武这种朱氏子弟封爵,说是封爵,实际上就是朱氏用封地供养着的种猪。
就是这样,中央朝廷也不能完全放心。
毕竟天高皇帝远,谁知道封爵在封地内会不会上下勾联,背着中央朝廷养兵,搞小花招!
所以,中央朝廷一般还会派人到封地监视。
这种事情不会因为朱承武得明王信赖、看重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是朝堂、朱氏默认的规矩、祖制。
明王也不好多说什么,或者插手做什么!
不然就会被认为,明王有重立太子的想法。
然而,当今明王虽然喜欢朱承武,却还没喜欢到重立太子的地步。
明王只是想把朱承武培养成朱氏的又一位宗师底蕴。
徐州府的经济供养,足够朱承武习武,并富贵的度过一生。
故此,朱承武受到的监视制衡不仅没有减少。
相反,朱承武因为明王信赖,当今明王嫡子、赵王后长子的身份,面临的监视更加严格。
特别是朱承武背后有赵氏支持,徐州府驻军的最高领导-卫指挥使又是赵氏派系之人。
所以对朱承武,对徐州府,中央朝廷那是千挑万选,最后才派了一个优秀人才过来。
那個人就是徐州知府付毕生。
在徐州府。
付毕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监视福安侯朱承武,制衡卫指挥使。
其次才是治理好徐州府。
付毕生的本职任务是监视朱承武、制衡赵氏派系官员,所以付毕生必然不是赵氏和朱承武一派的。
因此,付毕生在知道赵玉刚将暗杀朱承武的事情往武当派靠的时候,才会多想!
并且是朝着最坏的那个方向去多想。
最坏的事情没有发生,不过是一个担忧太过的责问!
然而没有想到最快的情况、上报最坏的情况,却是会被朝廷中央质疑能力不足或者忠心出现了问题的。
孰轻孰重?
付毕生怎么会不知道!
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付毕生可是心得甚多。
一个不会保护自己的官员,是干不来、干不好付毕生这种深入对方地盘,监视制衡对方的事情的。
“大人,大人~
不好了!
();() 赵老侯爷……”
就在付毕生脑海中继续着头脑风暴的时候,又一个着急忙慌的声音,伴随着慌乱的脚步声响起。
等到来人走近,正是李家麒麟子还在的时候,最开始来禀报赵玉刚抓了黄俊的那个府衙捕快。
“慌什么慌~
没看见付大人正在想事情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