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车,郑森也很激动,闻言点头,“确实大用——若一条铁路从江北码头一直修建到北疆,车箱再多几节,一辆车就能运载上千兵马直奔北疆。
其用牛马,而用煤炭,可夜歇,怕从南京去北疆时间将缩短一倍止!”
王夫&xeoo想到了前旁边几个商谈话,道:“仅在军事上大用,百姓亦可获得极大便利。
方才看了,车行于铁轨上,毫无颠簸,极其稳当。
若其能通连千里,便意味着等远行再必受马车颠簸苦。
商运货若能用车,一趟所运货物也将远马车、船只,甚至行商危险也会降低少。”
姚启圣道:“车确千般好处,就知所耗煤炭多多,若耗煤太多,怕用起会很贵。
另外,也知修建十几里铁路竟花了多少银子。
若修建起也格外昂贵,便很难推行开,更难以替代马车、船只。”
“熙止(姚启圣字所虑确道理。”
几都禁微蹙着眉点头。
此时,旁边一名三十岁书生似乎听到了几谈话,靠近过,拱手交谈。
“在下顾炎武,方才他听就几位所言,似乎对车、铁道颇了解,莫非科学院研生?”
顾炎武苏州府昆山。
十四岁就考上了秀才,然而几次参加乡试皆中,一留神就三十了。
四年前他便放弃科举,遍览历代史书、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集录中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地理材料,开始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此时他所行跟寻常读书什两样。
仕途无望,便著述立传。
一则方面爱好,可展示才华;则留名世——到世上,总想留下点痕迹。
但他想到,几年间天下就换了主。
新朝新气象,一些事变得与大明同。
再加上昆山离南京算远,两年他空便会到南京游历、交友,增加对新朝了解。
原本大崋开设科学院、图书馆、大学等新机构,以及对中枢、地方衙门一系列革新,够让他惊讶了。
想到南京,又听闻朝野议论,科学院在刘升旨意下修建了一条“铁路”
。
顾炎武虽然读过少书,&xeoo也头听说铁路。
最初就和那普通百姓一样,望文思义,认用铁铸砖,铺就一条路。
但想想就觉得种事太过荒唐,似当今那位大崋开国皇帝所。
于在南京逗留到现在,才见识到铁路真正模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