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记忆里也知道,农转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年头孩子户口随妈,所以林安安一直都是农村户口。
她没了妈想进城,也需要林常胜那边办手续接收。
如果林常胜不同意,林安安就没法进城。
没有介绍信,林安安甚至连去远一点的城市都没法去。
到时候就算在老家闹翻天,也得不到啥好处。
所以不能着急。
得计划着来。
林安安分析之后,就想到了一个人。
她的后妈徐月英。
这位几次回来都在家里人面前卖惨哭穷的女士,不知道家里人信不信她那些话,反正林安安是不信的。
并且打心眼里认为她不是好人。
她才不管后妈对自己这个孩子有没有责任和义务呢。
她只知道,亲爸赚的钱都被后妈和后来的孩子花了,自己没花。
她心里就不舒坦。
这两口子都是不负责的。
林安安怀疑这八块钱的标准,和后妈也脱不开关系。
林安安打算先试探一下,这个八块钱到底是谁给出的标准。
所以她打算先写一封信试探一番。
她这边只有铅笔,为了防止被人改动,林安安直接去敲门找林有城要了钢笔过来,在他满不乐意的神情中,拿着钢笔钻进自己屋里开始写信。
这封信名义上是写给林常胜的。
内容也没多少煽情的东西。
只告诉林常胜,她受伤了,医生说她有后遗症,没有办法继续劳作了。
所以没有办法自己挣口粮。
她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以后找个轻松工作。
一年八块钱的标准实在
()不够她生活,希望林常胜对她的资助能够增加到每个月十五块钱。
然后又认真的列出这是十五元的使用明细。
书本费用、营养费、口粮费用……
然后着重强调现在老家叔伯都是各自顾自己的小家了,钱财都是自己顾着,所以自己以后的生活费也要自己收着。
结尾之后,林安安刻意加上一-->>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