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实验在书房中继续进行,这一次,大头钉和月石之间隔开了一点距离,中间用一根木条隔开。
而暂时充当发射轨道的,是两本书籍。
大头钉的尖头对准了书房中的墙壁,孙铿把木条抽出,又轻轻将月石向前推了一点。
一道风声之后,月石向后移动了些许位置,而大头钉从轨道飞出,撞到了墙壁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走上去把大头钉捡了回来,放在手心里把玩。
现在发射机制已经搞清楚了,那么该如何设置一个装置来击发弹丸呢?这个装置要完成两步动作。
第一,解除月石和弹丸的隔离;第二,让二者接触在一起。
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也许需要一个并不复杂的杆轴联动装置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他抽出纸笔,快速的画出了一副草图……
两天后,第一批月石原矿石从矿场运回。
雪峰城的各大木器工坊立刻开始全力运转。
在过去几天的时间里,简易炼银弩(孙铿已经帮它取了一个崭新的名字:月弩)的部件已经制作完工,就等着矿石运来,然后进行切割了。
如何将这些大块的原矿石切割成适当的小块,很是费了一番心思。
不过大家集思广益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雪峰城附近的河流边,用石锤将原矿石砸碎。
因为矿石与金属相遇会发生反应,轻则发热起火,重则会导致金属颗粒像子弹一样飞出去。
而在水中就没有那么危险,水温降低了发热的可能,水流的存在也让金属颗粒的脱离速度下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工人在分解矿石的过程中,被小金属粒击伤。
幸好没有人死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第一批的月弩一共组装出了三千套,快速的通过大白鲨号飞艇运往前线。
随艇附送了武器的“使用说明书”
——月弩的发明者吕耀明和魏知画两人。
后续的制造工作在孙铿和闫峰的关注下飞速的进行,而前线也抓紧时间,进行大战之前的最后准备。
根据大白鲨号和虎鲨号传回来的消息,狼族军团也已经妥善处理了雪崩和塌方导致的道路中断问题,重新踏上了征途。
在飞艇上的情报人员观察后,给出了双方接触时间的通报。
预计三天之后,狼族军团的先头部队即将抵达白朗谷地腹地。
消息传来,所有人的神经立刻紧绷起来。
担任军方总顾问的金辉也顾不得休息,通知下属各个方队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训练。
现在联邦义军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更深层次的配合,他们只进行了基础的射击和队列训练之后就被派上了战场。
根据策士队的预计,狼族军团至少要遭受五分之一的损失才有可能退缩。
而这个数目,几乎相当于联邦义军的一半兵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