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秦,这人这么多?”
万建军说道。
“没事,没看一次能进七八个人的吗?很快的。
排完这里,再去买10斤溢价粮。”
李石真回了一嘴。
排队什么的,他在行。
时间到了9点半,终于轮到了他们。
人多,速度也快。
粮站后面有很多人分装。
1口人2口人3口人4口人5口人,一个个小桶,看一下你家几口人,记录员这边报数,这边粮站售卖员直接拎着桶过来,你撑着袋子,直接倒进去,还有人专门称重,重量绝对的够。
数量够了,你拿着私章在最后盖一下就行,一个人也就最多1分钟。
可是再快,也顶不住人多呀。
李石真的定量是28斤,林凤翠的也是28斤,两人划分为轻劳动力者。
儿子不满三岁,口粮一个月是6斤,大丫是还不到10岁,一个月只有19斤。
全家的口粮一天大约就是27斤,3天就是8斤1两。
其中有1斤白面,半斤大米,其他的都是棒子面里面加的其他代粮。
为啥不分开?分开了你要是不吃咋办?
至于大米这东西,是孩子的口粮。
很多人家里都会把大米熬煮成米糊糊,然后喂给孩子。
所以说,孩子没有那么娇气。
粮本上签字盖章,粮站账本上签字盖章,数好粮票和钱。
这边也已经把你要的东西全部称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