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玄成不动声色地回答道。
车队没有任何耽误,又朝着长安城西门外的三辅校阅场赶去了。
……
三辅衙门分别是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是三个独立的衙门。
它们分别管辖长安城南、长安城西北和长安城东南,以及由这三个方向向外延伸的外城郭地区。
大汉肇建之时,三辅其实是一个整体,由内史统一管辖,后来因为内史权势过大,才逐渐分开。
现在的三辅衙门之下各有自己的校阅场,但在长安城西有一处公用的校阅场,就是三辅校阅场。
此处校阅场面积最大,离长安城二十里远,每当三辅巡城亭卒要合练的时候,就会将地点定在此处。
……
辰初时分,韦贤他们的车队就来到了三辅校阅场。
京兆尹丙显、右扶风张千秋和左冯翊张延寿早已经在这里翘首以待了。
【前文有些地方把张延寿(左冯翊)和张彭祖(西域都护副校尉)写混了,特此订正】
整个三辅校阅场足足可以容纳万余人,和别处的校阅场一样,中间也是一处高起的点兵台。
现在,台上站着三辅长官与三辅衙门的属官,所以显得有一些拥挤。
但是台下还空荡荡的,并没有太多的巡城亭卒。
事发突然,执金吾需要一些时间将事情传下去。
丙显等人看到韦氏父子等人来了,连忙迎了过去,将他们请到了点兵台。
随后,韦玄成将执金吾寺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在场之人,终于让他们的脸上都多了一丝笑容。
这意味着长安城中的数千巡城亭卒全部被张党控制了,这是城中最大的一支兵力。
这可是最重要的一枚筹码。
心情愉悦,话自然就多了起来。
虽然今日的春风有一些凌冽,却没有让点兵台上这些世家子弟沉默,反而谈兴更浓。
他们不知不觉就开始相互吹捧了起来。
“韦公好福气啊,你的这两个贤孙一看就是才俊,他日定能出将入相!”
“何止是出将入相,用不了多久,恐怕就能升为千石的都尉或校尉了。”
“两位过奖了,他们骨头还嫩,以后还要伱们多提携,才不至于出错。”
“我等世家大族早就共荣辱同患难了,提携他们,自然就是提携我等。”
……
韦贤与他们聊得热火朝天,韦玄成却一言不发地退在身后,若有所思。
至于台上那些不明真相的三辅衙门属官则有些莫名其妙,他们不知道为何今日要突然试练。
毕竟,春试和秋试都有固定的时间,极少有临时改动的时候,更别说如此仓促了。
于是属官当中就有人起了疑心,满是狐疑地走到了点兵台的角落,低声交流起来。
他们起疑心不只因为事发突然,与成制不符,更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出身于寒门。
这些寒门庶族出身的属官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出仕的,看到世家子弟们聊得如此热络,当然有疑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