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场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顾长顺有些气恼,便梗着脖子说:“那是他们没眼光,不是我们顾家的东西不好。”
“爸,你说得不对。
我们顾家的东西的确很好,但他们也并非没有眼光。
因为,他们一早就看出了我们糖厂的规模只能做到那么大。
爸,您别忘了,我们城市的规划和布局,就已经制约了糖厂的展。”
“说得没错,我们和很多后起之秀最大的不同,是不舍得挪窝。
可是,为了保护古城,污染性大的企业必然会被限制规模。
大哥,我问你,你是愿意守着这片保留家族记忆的厂房,还是另外找一块地来增产增效呢?”
顾长顺被这话给噎住了,轻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我们刺桐市是全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gdp已经连续多年居于全省位,”
顾长庆说,“而为gdp做出巨大贡献的,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轻工、贸易这类支柱产业。
所以,我认为,糖厂的式微,几乎是不可逆的。”
说到这儿,吴昌平也开口议论道:“我也注意到,这些年,人口红利逐步减少,劳动力成本却逐年攀升。
在这种大势的影响下,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遭受了很大的冲击。
在我看来,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早已是必然趋势。”
顾长顺的眼睛慢慢红起来,半是惆怅半是不甘地问:“难道就没有一个,既能保住厂房厂址,又能扩大产能的办法?”
“有,”
沐川马上回应道,“如我先前所说,废弃的厂房一旦开为文化园区,吸引来的客流,必然能反哺糖厂的经营。”
这话击中了老顾的心坎,但他仍不松口,摇着头说:“能不能吸引流量,还真不好说。
谁能打包票呢?”
“那这样吧,”
顾长庆说,“回头问问老爷子的意思。”
兄弟俩的意见出现分歧,老爹的看法自然就至关重要。
不过,这个越活越精神的老顽童顾安仁,正在大理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不爱接电话也不爱上网,大家又怎么联系他呢?
喜欢寻常巷陌请大家收藏:()寻常巷陌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