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人日一过,刺桐人春节最大的盼头就是元宵了。
早些时候,大街小巷就挂起了密密匝匝的灯笼,烘托着节日的氛围。
但人们对元宵节的灯会,却仍是期待满满。
“那边是刻纸灯,是花灯名品,走。”
沐川牵着顾小喜的手,护着她的腰背,绕过人流往前挪步。
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眼前的世界流光溢彩,年轻的情侣眼中却只盛得下彼此。
顾小喜跟着沐川,来到一盏别致的刻纸灯下,一起驻足欣赏。
说别致,是因为这盏彩灯,大胆地以猪元素来打造,上面刻着可爱的变形猪纹样。
2o19年是猪年,很多小作坊卖的小花灯也在售卖不少的生肖彩灯。
商家们几个半成品部件,小孩子们只需要“按部就班”
,就能组装成一盏生肖灯,提在手里,看起来格外喜气。
这样的花灯无疑是好看的,但在看重民间非遗文化的刺桐人眼中,那些小玩意儿不过是批量生产的小商品,压根称不上艺术品。
真正的艺术品是什么?
沐川赏看着这盏生肖彩扎灯,绽出叹服的一声:“刺桐彩灯,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这种夸赞,是有底气有根由的。
早在2oo6年,南方花灯的代表刺桐花灯,就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起于唐,盛于宋元,千年以来刺桐花灯延续至今,以其独有的彩扎、针刺、刻纸、料丝镶装技艺闻名遐迩。
因为传统元素、工艺的传承之故,刺桐花灯并不在生肖文化上做文章,因此眼前这盏猪纹样的刻纸灯,的确令人眼前一亮。
在刺桐彩灯里,刻纸灯这种工艺出现时间教晚。
最传统的“彩扎灯”
,要使用绸、布、纸张、竹篾等材料,制作时,需要先用纸捻将竹篾绑扎骨架,再把裁好的纸,或是绸布,喷水绷贴在骨架上,再贴花边、描图案、挂丝穗。
但刻纸灯却显得独树一帜,根本不用骨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