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有误,望陛下责罚"
他的回答简明直接。
这个时候,明成祖也不再执着让徐达出面顶上,自己干脆后退了几步下跪认罪。
看着这个孩子般跪在他面前的姿态,朱元璋终于松了手,手中的筷子放落桌面。
但并没有即刻开口,而是等到朱棣不自觉地抬起头时方才说道:"
起身吧,你不是特意来受罚的,今天把你叫过来是有事想告诉你。
"
当听完父亲这番话后,朱棣虽然心里并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意识自己处境并不妙时仍快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儿臣敬承帝命。
"
面对尚未公开的信息,虽然心里没个底牌是什么,可明白现在不是谈事的朱棣,仍然表示会服从父皇命令。
在站起身的同时走向了处理日常政务的桌旁,明成祖缓缓坐下开始寻找所需的内容——一份由其长年依赖,和尚大元禅师建议整理并递送的藩王论题报告,它现在成了他的心头所急之事。
当目光扫过堆得满满的公文箱,最终取出他所要的那一份时。
对于此事朱棣反应激烈,瞳孔中透露出的是不安甚至是惊悚。
所谓册子并不是寻常文件,而是和尚建议的策略论,再由他根据建议整理并献上的奏文。
关于这份报告中,详细记录了藩王移徙的具体计划以及背后牵扯的各种问题。
突显的问题足够尖锐敏感,加之作为其中的核心人物,朱棣深知这份策略报告提交之前所承受的压力。
尽管他已经非常信任和尚提供的理由和逻辑阐述,在决定信之的基础上却无法保证皇上的同意同样如此,这源自于此前对话中的洞察。
大和尚明确告知,藩王论题报告的部分逻辑看似合乎时理,却可能因过于激进而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大明朝政生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