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寡妇门前是非多”
,毕竟彩霞妈还不到四十岁,正是活人的时候。
庄里人谁都知道彩霞妈年轻,将来以后肯定要再走一步成个家,毕竟一个女人领着两个娃娃,家里没有个按犁耙的男人,光庄稼地的活儿都干不过来。
现在人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个儿日子,庄里门户偶尔帮一两回忙能行,庄稼常年四季的要营务,谁家家里有都个忙闲,次数多了都家都不情愿。
彩霞妈也是个有骨气的女人,她可是白家洼庄户里唯一一个念完高中的女人。
猫吖经常佩服的称彩霞妈是个高材生。
她从来都不开口叫庄里人帮忙,遇到农忙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带着福强和彩霞干。
春季地里草多,两个娃娃上学去了,她早上出门带点干粮和水,一个人背着太阳在地里干一天,到下午放学时才回家做饭。
两个学生也懂事,中午放学回来自己做着吃点就去学校了。
往年时候,庄里大多数人的麦子都碾完晒完装进囤囤里了,彩霞家的麦场里还堆摞着没有碾的麦垛。
娘家哥和嫂子把自己家里的庄稼收拾完,才过来和门户里的一起帮衬着碾收麦子。
奇怪的是,自从常生殁了,他们地里的庄稼一年比一年好,这可是庄里的人有目共睹的。
老八媳妇和猫吖开玩笑的说:“老天有时候也丢盹纳闷不睁眼,你看彩霞家,有人干活的时候庄稼不成,没人干活了啥,庄稼地里一年赛过一年好。
那个女人一个人当了大又当妈,这一两年活苦的,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架子了。
幸亏人家性子良坦,像你和我这鸡毛猴性子,地都冻住了玉米还在杆上挂着,晚上还能合住眼睛睡好觉?早都愁死了。”
猫吖不住的点头附和。
两个人都盼着彩霞妈能招个合适的男人来家里,再不说啥,两个人做个伴儿帮衬着把庄稼种好。
最好招个离了婚身边不带娃娃的男人,彩霞和福强也都大了,现在的娃娃中学毕了业都不在家里坐,打出去打工去,他们两个大人没有啥牵扯日子就好过了。
猫吖和老八媳妇的心愿也是庄户人的共同心愿。
如今,那个男人隔三差五就来彩霞家里,他也不把自己当外人看待,殷勤的干着家里和庄稼地里的活儿,拉粪耕地喂牲口,样样活儿干得带劲儿。
这几天成天跟着彩霞妈在地里给玉米上化肥,锄胡麻雍洋芋,两个人经常肩并肩走在一起,遇上庄里人打招呼,那个男人也是落落大方毫无违和感,两个人看起来俨然一副老夫老妻的样子。
没有几天,庄户里的人都风言风语的传道开了,说风凉话嚼舌根的,当看笑摊寻乐子的各种有。
最先炸开锅的是常生的几个哥嫂,平日里彩霞妈一个人辛苦庄稼的时候,他们都热火朝天的忙活着自己日子,只有老二家离得近,彩霞和福强两个娃经常爱浪门子,两家的关系比和其他弟兄间亲近些。
可是,突然间那个姓罗的男人要入赘到自家的门户里,他们心里面又像被扎了一根刺一样浑身不舒服。
先是老四媳妇,她也是庄里出了名的嘴儿客,逢人张口就评头论足。
这天,她中午把学生娃送走,手掖在衣服襟子下面,拧着肥圆的屁股又来到了老二家药铺里。
这个地方是继大柳树跟前的商店后,又一个闲人集散地。
列锅和周边庄里来买药的几个个拉呱着闲话,说着说着话题转移到了彩霞妈这里。
几个女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开了几句玩笑话,老四媳妇接过话茬说:“我们那个不知羞脸的兄弟媳妇么!
哪怕几辈子没见过男人了,一下子失机了。
伤了男人的婆娘也不是她一个,我们那个货把先人亏得多了,没有个男人暖炕那就活不成了。
那脸比城墙上的泥坯还厚。
唉!
家门上的脸都叫丢完了……”
老二媳妇是个有城府的人,她正在柜台上拿着药瓶子给人配药,慢条斯理的说了句:“嫂子,那话不能那么说,这个女人也是个命苦人。
先是咱们兄弟把人家撂到半路上了,人家还年轻,总不可能守着个虚名当一辈子寡妇,迟早这一步是要迈出去的。
再说,地里的活儿没个男人家也不行。
唉!
活重的把那个女人今年过来煎熬的也不成样子了。”
老二媳妇说完,地上紧跟着就有几个女人为彩霞妈打抱不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