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是订单增加了——江浙两省引进了众多家电生产线,冰箱线就有十几条,生产线增多,制冷压缩机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他的企业规模不大,只要抢到一点点市场份额,就足够厂里加班加点地生产了。
忧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林武峰所在的压缩机一厂突然严禁技术人员在外兼职,安厂长失去了最大的技术支持。
第二件事情更麻烦,原材料更贵更难搞到了。
乡镇企业拿不到计划价格的原料,只能从“倒爷”
手中购买,倒爷猖狂,原材料往往要倒上不止一手才能进入市场,温州的零器件价格也跟着一路上涨,安厂长看着订单,再计算原材料涨价后的利润,只能叹气。
年中,因为缺原材料,企业时不时地被迫停工。
安厂长拎着公文书,在各部门和全国各地的原材料厂之间奔波,计划内价格也好,市场价格也好,只要价格不高到亏本,安厂长秉着“捞到篮里都是菜”
的思想来者不拒。
.
压缩机一厂突然严禁技术人员在外兼职的原因是,全国各省市都在轰轰烈烈地引进进口设备或先进生产线,苏州市也不例外,压缩机厂引进了德国的生产线,需要全体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啃下新生产线。
尽管是德国的过时设备,技术人员依旧需要消化相关的技术,工程师们年龄普遍偏大,当年在大学时学的是俄语,现在只能靠着翻译,一点点地看翻阅资料、学习新设备。
几位老资格的工程师基本了解了新生产线和国际上同类产品的性能参数后,一致得出结论,无论如何提高技术研发,这条生产线也生产不出国际上需求的高端产品。
压缩机一厂只能靠这条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靠持续扩大生产抢占国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国内家电市场正处于需求爆炸性增长期,厂领导立即采取了工程师们的建议,扩大生产。
新生产线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几位工程师在熟悉设备、开发生产线生产能力的同时,同时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培训工人,提高技工素质。
技术、管理、市场……,新生产线带来的工作千头万绪,而且都是毫无前例可参考、可遵循的新问题,只能花时间慢慢摸索,逐步推进。
一时间,林武峰几乎泡在了厂里,用宋莹的话说,“已经不是早出晚归了,是披星戴月,栋哲起床后、睡觉前很少能看到他爸爸了。”
.
年初,棉纺厂也从国外引进了新生产线。
棉纺厂斥巨资引进设备,原计划利用新生产线完成产业升级,生产仿制高档棉纱和化纤混纺纱,但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厂领导赫然发现厂里的电力设备不够,无法运转新机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