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拱手道:“船到了,我和霜儿就先登船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易林兄和琉璃姑娘请回吧!”
易林望着船上的梁羽和万霜儿,挥手喊道:“梁羽兄,霜儿小姐,最后再送你们一句王昌龄先生的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后会有期!”
梁羽和王霜儿离开之后,一支骑兵策马而至。
新任犷骑统领李辉带着人马来传达皇帝李玙的旨意。
易林心想,该来的还是得来。
皇帝李玙这次是铁了心要在开春之后消除江南之患。
李璘的末日到了。
皇帝李玙当朝颁布旨意,任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率领驻扎在幽州的淮南军,平永王之乱,接管淮南地区的政权。
另外,皇帝李玙还任命梁羽为淮南军参军兼席幕僚,协助高适平定永王之乱。
易参军这个身份让易林有些恍惚。
曾几何时,他也曾当过御林军的参军。
而如今御林军却还背负着叛军之名,曾经的御林军将军长孙霖也还背负着叛将的千古骂名。
刚刚走出皇宫,易林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便感觉到有人走到自己身边。
他不用回头也知道来人是谁,因为刚才在殿内时,对方就坐在自己对面。
“易参军!”
高适开口说道。
易林微微一笑,拱手回应道:“高大人!”
高适笑着说道:“久闻大名啊!
今日一见,果然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啊!”
易林苦笑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道:“高大人过奖了!
我一个瞎子,又怎能称得上‘风流倜傥’?”
听到这话,高适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但很快便恢复正常,笑着说道:“易参军这是什么话?我观你双眸有神,行动自若,根本不像双目失明之人。”
易林哈哈一笑,解释道:“高大人有所不知,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
而且,我曾经学习过一些武功心法,可以通过感知周围事物的动静来判断方向和距离,所以看起来与正常人并无太大区别。”
高适听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赞叹道:“原来如此,易参军真是非常人也。
怪不得能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
易林谦虚地笑了笑,道:“高大人言重了。
倒是高大人如今备受圣上青睐,简直是平步青云,如日中天。
日后还请多多关照才是。”
高适连忙摆手,道:“哪里哪里,易参军说的这是什么话?咱们都是圣上的臣子,自当互相照应。
不过,我很好奇,易参军是如何失明的?”
易林心里苦笑,总不能说是皇帝李玙给弄瞎的吧!
他笑着说道:“这事说来话长,不提也罢。”
高适看着易林说道:“我很欣赏易参军的才华。
你写的诗,我都有所耳闻,当真是好。
就是今日那送别诗也是一绝。
古道长亭望江烟,送君远行陵水间;前路漫漫多珍重,不知相逢是何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