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王阳明所谓"
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
的深层含义。
追求卓越与成就的内在动力。
我们所看重的成就,往往更多地源自外在的标准和他人的评判。
比如考试中能否考到高分,能否受到他人的赞扬和认可。
但是,王阳明却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就应该源自内心的追求和自我越的动力。
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取得一些头衔或者好的成绩,而缺乏内心深沉的学习热忱和自我完善的欲望,那么他所取得的成就也难称是真正的成就。
因为这种成就只是出于对外部评判的追求,而非内在的价值追求。
相反,一个人如果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赫的成就,但他内心却充满了对知识和自我提升的热忱,不断努力越自我,这种人才是真正值得称道的。
正是这种内在的进取心和自我追求,才是人生成就最根本的动力所在。
所以,王阳明所说的"
不以不得第为耻"
并不意味着可以安于现状、放弃追求,恰恰相反,它意味着要把目光从表面的成绩上转移到内心真挚的学习热忱和自我完善的动力上来。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走向成就之路,实现内心的价值追求。
以进取心为荣的修养与境界。
王阳明不仅颠覆了对成就的传统理解,而且还提出了全新的修养境界。
他认为,真正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内在的进取心和不断越自我的精神品质。
一个人如果仅仅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缺乏不断进取的动力,那么他的精神境界也就很难脱。
相反,如果一个人时刻保持着对知识、对事业、对人生的渴求,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努力突破自我,那才是一种真正值得尊重和羡慕的境界。
这种以进取心为荣的修养,不仅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体现在待人处事的方式上。
一个真正具有进取心的人,往往也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他们不会因为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因为失败而自暴自弃,相反,他们会将挫折视为前进的动力,将失败视为成功的养分,继续坚持不懈地奋斗。
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别人尊重和羡慕的品质。
可以说,王阳明所倡导的"
以不得第为荣"
的思想,实际上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的成就观和人生修养。
它要求我们把目光从外在的成就转移到内在的进取心上,把骄傲的对象从表面的荣誉转移到内在的品格修养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应有的尊重。
善于现和肯定自己的价值。
王阳明的"
不以不得第为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