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顺朝和弘光朝廷相继覆灭,异族侵略的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农民军和南明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抵抗强大的满清。
农民军残部既然要归顺南明,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阶级主张,向士绅地主阶层表示臣服。
但是大多数南明官员缺乏远见和气度,仍然把他们当成敌人,甚至当成比满清更可怕的生死大敌,如果有谁对农民军抱着同情的态度,就会遭到整个官场士林的孤立。
但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最终还是促成了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的联合,这其中,堵胤锡和隆武帝功不可没。
通过汪克凡的引荐,堵胤锡亲身赶赴荆州农民军驻地,以子侄礼拜见李自成的遗孀高氏,并和李过、高一功、田见秀等人酾酒为誓,达成共同抗清的协议,自李过以下大小将领几十员都表示愿奉节度,听命归附。
堵胤锡随即上疏隆武帝,为李过等人请爵加封,并附上汪克凡的奏章。
使者赶到福建之后,在文武大臣中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赞同者少,反对者多。
关键时刻,隆武帝力排众议,决定招抚农民军,并加封李过为兴国候,赐名李赤心,田见秀等其他诸将为伯,所部二十万将士号“忠贞营”
,受堵胤锡节制……
忠贞营的成立,对抗清斗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标志着南明朝廷的基本方针发生了改变,从“联虏平寇”
转为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
在这个过程中,佟养和曾多次招降李过、田见秀等人,甚至包括岳州的马进忠,但是最后全部破产。
南明骤然而得二十万精兵,湖广的形势为之一变,稍具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明军即将发起反攻!
经过堵胤锡等人居中协调,明军制定了一个犀利的反攻计划,以忠贞营农民军二十万兵力从西路攻打荆州府,然后引兵东下,何腾蛟则率部北出岳州,双方会师夺取武昌府,进而收复湖北。
这个计划里又加入了何腾蛟的部队,从理论上来说对清军的威胁更大,明军将动用三十万以上的部队,哪怕清军从长江下流抽调兵力增援,也足可与之一战。
但是,汪克凡却隐隐有些担心。
在史书中,何腾蛟是南明阵营里有名的猪队友,最擅长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不但帮不上忙,还会越帮越忙,甚至帮倒忙,给敌人帮忙……
临战前夕,汪克凡奉命赶到承德府,参加堵胤锡主持的战前军议。
崇阳兵马虽少,在这场战役中也有自己的任务——配合马进忠所部攻打蒲圻,为何腾蛟的主力扫清北上的道路。
军议上的气氛很乐观,堵胤锡和李过等人都认为可以顺利收复武昌府,甚至在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比如进而收复襄阳等地,那里是农民军的老根据地,支持忠贞营的百姓比较多。
长沙方面的代表是监军道章旷,堵胤锡给他的任务很简单,湖南的部队不用参加残酷的攻坚战,只要控制长江水道,以掩护忠贞营的侧翼,防备清军从长江下流增援。
章旷满口答应下来,荆州府和武昌府的城池都非常坚固,忠贞营啃的是硬骨头,他们这边要轻松得多。
军议结束之后,大家各回驻地准备,李过却找到了汪克凡,请他到荆州忠贞营去一趟。
“汪兄弟为忠贞营奔走忙碌,我婶母一直念叨着你,一起去看看她老人家吧……嗯,她还为你准备一份厚礼!”
李过口中的婶母就是高氏,他是李自成的侄子,在大顺军的地位本来就很高,所以才能担任西路军的统帅,而且他的部下还比较完整,兵强马壮,实力远远超过田见秀、袁宗第和刘芳亮等人,顺理成章地成为忠贞营的最高首领。
忠贞营成立之后,汪克凡和他曾经见过一面,感觉李过说话办事都非常稳重,但此刻,他的笑容却有些狭促,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好,这些日子不见,我正该向她老人家请安问好。”
汪克凡答应得很痛快,忠贞营是南明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他费尽心机才搭上关系,当然要好好维持。
再说了,高氏还准备了一份厚礼,让汪克凡更充满了期待感。
上次袁宗第送给他一个汪猛,让他就有捡到宝的感觉,这个小伙子不但自己武艺高强,而且善于传授经验,在他的帮助下,恭义营的骑兵和弓箭手都迅速提高了一大截。
高氏又会送给自己什么呢?
……
一路来到荆州府松滋县,这里是忠贞营的驻地,距离荆州府府城江陵一百余里,那里还控制在清军手里,由大顺军叛将郑四维把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一朝穿越,还未来得及好好享受米虫生活就被赐给一只脚已踏进棺材的病秧子残废王爷,丑女配残废,天生一对。好吧,夫君很弱没关系,只要她强就可以。可是为毛这桃花一朵两朵三四朵,要掐,必须要掐,不然家里有人要掀屋顶了。容千寻她活,我活。她若死,我必杀尽千...
误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不管风云变幻,他只要活着...
许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成情满四合院中,许大茂的弟弟,而且还是个即将被开除的物资科临时工。...
驱逐北元,扫清天下,明太祖固有一死。书生当国,藩王虎视,削藩靖难,血火刀锋中,杀出凛凛新明朝。一个失业的锦衣卫,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左持剑,右握锄,一剑平天下,一锄养万民。这是个小特工,奋斗成为盛世大...
本以为自己参加选秀是去打打酱油,木有想到还有面基爱豆的机会更有被留牌子的惊喜惊吓这是踩了狗运还是惹了八路神仙要不是有医药空间在,自己早在第一集就玩儿完了吧小宁儿,听这意思,你不想...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